「We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進入第二周,台灣經典民間故事《虎姑婆》以默劇形式呈現,成功吸引日本及國際觀眾目光。由「野孩子肢體劇場」演出的《虎姑婆》默劇,透過生動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讓日本小朋友在初始的恐懼後轉為喜愛,展現了文化交流的獨特魅力。
在安藤忠雄設計的中之島「童書之森」展出的「台灣繪本、佮意啦」繪本展,精選50本配有日文翻譯的台灣經典繪本,涵蓋原住民、民間故事、生活、食文化、宗教、藝術工藝及自然等七大文化主題。展覽創造了親子共讀的溫馨場景,甚至有日本媽媽運用翻譯應用程式陪孩子閱讀台灣繪本。
野孩子團長姚尚德表示,選擇《虎姑婆》作為演出主題,源於自己童年對這首歌的恐懼印象。此次演出採用王家珍、王家珠版本的故事,並特別運用3D技術製作虎姑婆大型面具,設計機關使表演更加生動。為跨越語言障礙,團隊回歸默劇本質,僅靠身體動作、表情和聲音傳達故事情節。
演出過程中,姚尚德還隨機邀請六位小朋友扮演老鼠,共同演繹「一撮毛變成一堆老鼠」嚇退虎姑婆的橋段。當有小朋友對老虎形象表現恐懼時,演員會發出「喵」的聲音緩解氣氛,瞬間轉變孩子們的情緒。現場媽媽邊看邊為孩子講解的畫面,宛如在翻閱「立體繪本」說故事,而在老鼠攻擊虎姑婆的情節中,大人們比孩子更加投入,跟著做出攻擊動作並發出聲音,全場在虎姑婆逃走時一同歡呼。
童書之森館長伊藤真由美指出,《虎姑婆》故事不僅與格林童話《小紅帽》相似,在日本也有類似情節,因此日本小朋友對這個既可愛又帶點恐怖的故事感到既熟悉又興奮。
「台灣繪本、佮意啦」展覽將持續至8月20日,8月15日至17日還將由台灣新竹的巴雀藝術與大阪在地台灣媽媽合作演出《室內樂feat.讀繪本》。參觀展覽及活動需先於「童書之森中之島」官網申請入館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