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災後復原勞動需注意 醫師提醒肌力保養預防痠痛

南部地區近期遭受風災與水災侵襲,奇美醫院發現許多參與災後復原工作的民眾出現肌肉痠痛甚至受傷情況。醫師呼籲民眾在進行勞動工作時應適時休息,並強調平時肌力訓練的重要性,以預防肌少症發生。

奇美醫院副院長郭行道表示,許多家庭支柱在面對突然增加的勞動量時常感吃不消,特別是平時缺乏運動習慣的人。為此,奇美醫院於6日在門診大廳舉辦「運動養肌力、老爸有活力」宣導活動,提供專業教練及營養師個別化建議,並教導民眾使用彈力帶進行肌力訓練。

復健部主治醫師蘇炯睿指出,人體肌肉量從30歲後開始流失,每10年約減少3%至8%,70歲後更可能加速流失,形成「肌少症」。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超過34%。肌少症不僅導致體力下降,還會影響行動力、平衡力,增加跌倒、骨折與失能風險。

蘇醫師強調,肌少症是可逆、可預防的。研究顯示,長者每週至少進行2次肌力訓練,配合適量蛋白質攝取,可有效維持肌肉量並提升活動能力。彈力帶阻力訓練因其安全性高、門檻低且能有效刺激核心肌群,特別適合作為入門運動方式。

針對因長期工作累積身體傷勢而不敢運動的個案,蘇醫師建議可透過超音波診斷找出受傷部位,經治療修復後再進行適當的肌力訓練,逐步改善並回歸正常生活。他呼籲有類似困擾的民眾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