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台灣首次月球探測計畫啟動 兩大科學儀器預計2028年登月

台灣正式加入全球月球探索行列,國家太空中心(TASA)已啟動首個月球探勘任務。根據規劃,TASA將與國際太空機構或廠商合作,將台灣自主研發的兩項科學酬載儀器送上月球,預計最快於2028年發射升空,為台灣太空科技發展寫下新篇章。

這兩項關鍵科學酬載分別是「月球向量磁力計」(Lunar Vector Magnetometer)和「福爾摩沙月球紫外線望遠鏡實驗儀器」(Formosa Lunar Ultraviolet Telescope Experiment)。TASA表示,這些儀器的飛行體與工程體預計將於今年底前完成準備工作。

「月球向量磁力計」將專注於探索月球渦旋區的地下導電結構,並研究月球迷你磁層對太陽風的屏蔽機制。這項研究不僅能強化台灣在行星科學領域的自主研究能力,也為未來更多登月任務奠定技術基礎。

「福爾摩沙月球紫外線望遠鏡實驗儀器」則是一套具備廣角成像能力的相機系統,將在月球表面進行紫外線天文觀測,並研究月球的礦物組成與地形特性。由於地球大氣層會吸收大部分來自宇宙的紫外線輻射,在月球部署紫外線望遠鏡將能觀測到地球上無法看見的天體現象,如白矮星等釋放強烈紫外線的天體。

為實現這一計畫,TASA已編列新台幣3億3500萬元預算,將對外招標尋找合作廠商,提供將酬載儀器整合進月球著陸器並送達月球表面的相關服務。這項任務的成功將標誌著台灣在太空探索領域邁出重要一步,展現台灣參與國際太空科學研究的決心與能力。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