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外籍男子感染罕見「鼠肺蟲」入侵腦部 神智混亂送醫治療

一名35歲外籍男子因出現噁心、嘔吐、意識混亂與語言能力喪失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患者情緒極度躁動,需進行四肢約束照護。經過感染科醫療團隊多次檢查,最終確診為罕見但可致命的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俗稱「鼠肺蟲病」。所幸在積極治療與跨單位協助下,男子病況改善,順利出院返國。

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李淑媛表示,患者入院時呈現神智混亂、無法溝通、情緒躁動,醫師原懷疑腦部感染或中風所致。經過多次腰椎穿刺檢查,發現腦脊髓液中嗜酸性白血球明顯升高。進一步採用PCR檢測,才確認感染了廣東住血線蟲,這是一種寄生在老鼠肺動脈的線蟲,經老鼠排泄物傳播至中間宿主蝸牛、蛞蝓等,最終可能透過生食或污染水源傳染給人類。

李淑媛醫師解釋,鼠肺蟲的潛伏期約1至3週。感染初期可能無症狀,但若蟲體數量過多,將穿越腸壁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腦膜炎或腦炎等重症。典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混亂、情緒躁動、肢體無力、抽搐或癲癇,嚴重甚至可能昏迷或死亡。

此次患者因感染量大,導致寄生蟲鑽入腦部作祟,所幸經重複腰椎穿刺減壓、使用類固醇與對症支持性治療後,病情逐步穩定。最終在社工與移民署協助下,男子已順利返國。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致命寄生蟲過去曾奪走多條人命。1985年,「金蘭醬油第二代家族」為了健康生食自家飼養的非洲大蝸牛,結果一家五口不幸感染鼠肺蟲,最終全數身亡,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重大感染事件。

廣東住血線蟲無法透過人傳人,感染多源自食物或環境衛生問題。李淑媛醫師與護理師陳俞瑄提醒,預防感染應注意以下原則:避免生食蝸牛、蛞蝓、田螺、蝦蟹等水生動物;食物徹底加熱;洗淨蔬果;慎選食材來源;保持環境衛生,防止鼠類、蝸牛等寄主滋生,特別是夏季高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