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罷免投票結果顯示,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未通過,讓許多罷免支持者感到意外。媒體人黃揚明針對為何罷免前支持者普遍預期「大罷免大成功」的現象進行了分析。
黃揚明指出,此次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罷免不僅成功率為零,且多數案例中不同意與同意票的差距相當顯著。在25位被罷免人中,僅有7位的同意票達到選區投票人25%的罷免必要門檻。即使這些案例中同意票全面超過不同意票,也只有這7席可能被罷免,基本符合媒體與各陣營先前評估的「危險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同意票佔投票權人比率最高者為王鴻薇的27.9%,顯示支持罷免的民意基礎不足三成。
對於罷免支持者普遍高估成功可能性的現象,黃揚明將其歸因於「同溫層內的宗教式洗腦效應」及社群內缺乏不同意見的挑戰。他質疑罷免團體是否能認知到「罷免並非主流民意」這一現實。
民進黨前立委鄭運鵬則從另一角度提出反思,他認為許多選民在結果揭曉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都活在同溫層」。不過他也指出,同溫層變厚實際上代表基本盤的擴大,而成熟的民主國家很少能僅靠基本盤就過半。鄭運鵬表示,在台灣,支持國家的基本盤仍在增加,這種熱情和理想需要持續維持並加強。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