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英特爾考慮終止14A製程開發 第二季虧損擴大股價重挫

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於7月24日發布第二季財報,淨虧損達29億美元(約台幣855億元),同時透露可能中止下一代14A(1.4奈米)及後續製程技術的開發計畫,此消息震驚市場,導致公司股價在25日暴跌超過9%。

根據財報顯示,英特爾第二季營收為128.6億美元,年減7.3%,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的16.1億美元進一步擴大。這已是該公司連續第六季出現虧損,儘管營收略優於市場預期。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強調,目前公司首要任務是將18A製程推進至量產階段,這不僅有助於吸引外部晶圓代工客戶,也能爭取美國政府等重要客戶的信任。

然而,英特爾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的季度報告中指出,若無法獲得外部大客戶的具體承諾,或該製程未能達到關鍵里程碑,公司將考慮放緩或終止14A及後續製程技術的開發。此舉被市場解讀為英特爾可能退出先進製程競賽。

晶片業分析機構Semianalysis表示,這家曾定義「摩爾定律」的企業首次評估退出尖端製程開發,未來業界可能只能討論台積電的壟斷地位,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業恐將面臨重大挑戰。

作為美國唯一具備先進運算晶片量產能力的廠商,若英特爾真的放棄14A製程開發,不僅對美國晶片製造業是一大打擊,未來更高密度與效能要求的設計也將更加依賴台積電代工。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