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台灣精緻農業在上海崇明島扎根 台商分享兩岸農業交流經驗

台商在上海崇明島開拓的2.6公頃生態園正在移植台灣精緻農業精神。上海市台協永續農業工委會主委劉達緯表示,台灣農業在農作物生長觀察與檢視的細緻度是強項,兩岸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取長補短。

崇明島被定位為生態島,主要發展農業和休閒產業。劉達緯在此開發的生態園總面積達16.6公頃,目前已啟用2.6公頃,致力推廣農業教育、農事體驗及生態觀察。他指出,台灣精緻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農民會細心記錄農產品生長情況;而中國農業則善於運用AI等數位科技,兩種模式各有優勢。

對於年輕人赴中國農業領域發展,劉達緯建議不要貿然創業,而應先尋找合作夥伴,逐步熟悉當地土地政策與市場環境,以降低失敗風險。

另一位台商、上海耕旺園藝總經理吳宗哲自2003年起在上海經營蝴蝶蘭生產銷售。他認為,實現100%本地化是他能在18家同期台商中唯一持續經營的關鍵。吳宗哲表示,中國各地消費者喜好差異大,本地化生產能快速適應市場需求。面對當前消費環境不佳的挑戰,他正致力延長蝴蝶蘭賞期,希望從現有的1-2個月延長至3-4個月或更久。

在崇明島開設台灣菜餐廳的台資餐廳創辦人劉育韋則分享,他希望以台灣菜在當地「農家樂」餐廳中脫穎而出。為還原台灣菜風味,他不斷調整食譜,用當地食材重現台灣口味。劉育韋坦言,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降級對餐飲業影響巨大,經營者需要尋找新方法彌補消失的消費市場。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