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川普給甜頭還藏毒針?美日15%稅率背後盤算曝光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22日宣布,美日雙方已就貿易協議達成共識,對包括汽車在內的日本輸美產品關稅將自原本的25%下調至15%。此舉普遍被專家視為日本方面的重大利多,市場反應不僅正向,甚至帶有意外驚喜。多位觀察人士認為,這一稅率有可能為台灣和南韓等亞洲國家日後與美方磋商提供參考範例,但也不諱言協議背後仍存在不少政治與經濟風險,值得持續追蹤。
東京明治安田研究所經濟學家前田一高指出,日本得以在8月1日前擋下原本預期的25%關稅,且成功爭取到汽車稅率下調,是對國內經濟有利的發展,有助於降低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他提到,「但是達成協議的時間點在政治上並不理想,若日本首相石破茂能在參議院20日選舉前談成,或許能提振執政黨選情」。
新加坡道明證券的亞太利率策略資深分析師紐納哈,以及盛寶銀行的首席投資策略師查納納皆認為,協議的公布令人意外,主因是外界原本普遍預期,因執政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後失去過半席次,談判進程可能會因此受到拖延。
星展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這次協議有助於降低日本面對關稅不確定性的壓力,「15%稅率也可能成為南韓與台灣等東北亞經濟體與美國談判的參考標準」。
儘管協議內容令人振奮,紐納哈仍警示仍存有變數,他說:「川普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這在日本可能面臨高度政治阻力,甚至進一步衝擊日本脆弱的政治局勢。」
查納納則指出,「市場大多將川普宣稱日本對美的5500億投資視為政治戲碼,而非具實質交易價值的催化劑。」她認為從戰略層面來看,日本成功避免了25%的高關稅,川普後續可能將焦點移向其他議題。
華僑銀行的外匯策略師黃啟康則分析,後續影響美元兌日圓匯率的風險有兩項:其一是石破是否能繼續留任,帶來政治不確定性;其二則是日本財政狀況惡化可能導致信評受損,進一步拖累日圓走勢。
國際資產管理公司Comgest的投資經理人凱伊也點出未來的關鍵觀察點在於稻米進口議題。他認為,「考量其政治敏感性,日本可能刻意等到選舉後才在這部分讓步」。凱伊補充,若日方能在稻米政策上展現彈性,將有助於緩解國內糧食供應壓力,而後者正是目前通膨的主要推手之一。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