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22日公布6月失業率為3.36%,較5月上升0.06個百分點,終止連續兩個月下滑趨勢,但仍創下25年來同月最低紀錄。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維持在3.34%,與上月持平,顯示台灣勞動市場整體穩定,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尚未顯現。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6月失業人數達40.4萬人,較上月增加8000人,主要原因是應屆畢業生及暑期工讀生投入就業市場,導致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9000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失業人數減少2000人。今年上半年平均失業率為3.33%,較去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6月失業率雖為今年12月以來最高,但這是畢業季節性因素造成的正常現象,預計6至8月失業率將緩慢上升。從年齡層來看,15至19歲失業率為9.62%,20至24歲為11.71%,這兩個年齡層多為初次求職者,加上畢業季效應,導致失業率較高;25至29歲失業率為5.79%,30至34歲為3.41%。
關於美國對等關稅對台灣勞動市場的影響,譚文玲指出目前尚不明顯,因為台灣稅率尚未公布。勞動部統計顯示,4月底無薪假實施人數為2266人,5月底為2831人,6月底為2878人,僅微幅上升。她補充說,勞動指標屬於落後指標,若有影響會先反映在工時上。6月工時不足就業人數為11.1萬人,較上月減少30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1萬人。
國際比較方面,6月主要國家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加拿大為6.9%,美國為4.1%,南韓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