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生態攝影先驅徐仁修:與自然共舞的一生,面對生死的坦然

由沈可尚導演執導的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記錄了台灣知名生態攝影師、文學家徐仁修六年來的自然探險歷程。這部由七日印象製作、緯創人文基金會獨家贊助的作品,於日前舉行媒體試片,引起廣泛關注。

試片會上,徐仁修幽默地分享自己前一天剛拍攝山羊時被螞蟥咬傷的經歷,但他仍溫柔地放走動物並對牠們說:「你身上有我的血,現在是我的血親了!」他也風趣地向製作團隊「抗議」:「帥的時候都不拍我,一直等到我這麼老才來拍我!」

回顧自己的攝影生涯,徐仁修深信自己「天生注定做這件事」。即使面對身體的病痛,他仍堅持不斷探索自然,因為「完美的照片永遠還沒有出現」。導演沈可尚則表示,疫情期間反而給了團隊更多時間跟隨徐老師在台灣各地拍攝。

徐仁修曾在巴布亞拍攝天堂鳥時經歷生死關頭。當時他身體不適且發燒,同行醫師警告他可能是盲腸炎的危險症狀。在半睡半醒間,他感覺自己「靈魂出體」,但對此卻異常釋然:「我們一輩子拿大砲,背東西、三角架,上山下海,都很沈重,今天我可以飄起來,要去哪裡很輕鬆,死也沒什麼好怕的。」

隨著年齡增長,長年的職業傷害讓徐仁修的身體負擔加重。2019年的一場手術讓他首次真切感受到時間的重量。一次拍攝中,他甚至必須背著尿袋工作,但他仍以輕鬆的心態面對,並藉由分享一位91歲樞機主教尿失禁的故事,表達無論地位多高,在病痛面前人人平等的哲理。

面對疼痛,徐仁修說:「如果可以忍一秒鐘,誰不忍啊。」但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大自然的美景吸引:「這竹葉真漂亮,你看那光線,這麼漂亮它還是要飄落。」這幾句話完美展現了他將自己的生命與大自然相互輝映的態度。

對於生命的終點,徐仁修已有坦然的準備,他坦言自己寫過好幾次遺書:「只要我沒有能力行動,也很難寫東西了,我要走。其實如果我要死,能死在這個我一直關心的熱帶雨林裡面,也是不錯的地方。」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