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在低自備款與廣告話術的吸引下,近年台灣年輕人搶買預售屋的熱潮持續延燒,不少人抱持「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心態進場。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現在股市處高檔盤整,加上美國政局不穩、台美談判籌碼不明,使得房市進入修正期,出現難得的買方市場。另外,購屋與建築貸款出現明顯分歧,他認為建商推案保守,若有剛性自住需求,反而可以趁機談到好條件。
在低自備款與廣告話術的吸引下,近年台灣年輕人搶買預售屋的熱潮持續延燒。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他進一步列出買方此時進場的優勢,包含議價空間大、可能送裝潢、款項分期甚至遞延繳款;還有「下午茶吃到飽」、「抽獎送禮」等活動。只要避開重劃區、挑蛋黃區大建商,預售屋就有可能是理想的資金停泊處。
貼文一出,引來許多網友熱烈回應,「房市還沒修到底」,提醒他要小心當盤子,「其實真正好的時機,就像現在這種氛圍,所有人都覺得還會更低、再等等」、「現在預售有底氣撐,還有3年才交屋,根本不會降」、「房價只漲不跌,無敵的吧」、「預售的跌送裝潢家具你看不出來」、「買來出租不用想那麼多」、「其他人都不敢買的時候,才叫做逢低買進啊」。
現在到底是不是買預售屋的好時機?房產達人賣厝阿明提醒,2025年起房市環境已悄然轉變,國際關稅戰加劇營建成本飆升、國內央行信用緊縮雙重夾擊,導致爛尾樓風險升高、貸款成數下修,年輕購屋族恐面臨資金斷鏈與違約壓力。
近期已有購屋族反映,原本預期可貸八成的房貸,交屋時銀行只願核貸七成,剩下資金得自備;加上升息使每月房貸負擔提高,對收入未明顯成長的民眾來說,壓力大增。此外,重劃區內的預售案因投資客退場,出現「平轉乏人問津」現象,未來恐陷供過於求窘境,甚至淪為空屋「鬼城」。
在這樣的市場風險下,賣厝阿明建議購屋者優先選擇具信譽的上市建商與成熟地段,並確保合約中載明「價金信託」、「貸款不足解約條款」等保障措施。如果是以自住為目的、財務結構穩健的族群,仍可視為長期布局選項;但若是投資導向或現金流吃緊者,建議暫緩進場,觀望未來是否出現讓利或拋售機會。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在低自備款與廣告話術的吸引下,近年台灣年輕人搶買預售屋的熱潮持續延燒,不少人抱持「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心態進場。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現在股市處高檔盤整,加上美國政局不穩、台美談判籌碼不明,使得房市進入修正期,出現難得的買方市場。另外,購屋與建築貸款出現明顯分歧,他認為建商推案保守,若有剛性自住需求,反而可以趁機談到好條件。
在低自備款與廣告話術的吸引下,近年台灣年輕人搶買預售屋的熱潮持續延燒。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他進一步列出買方此時進場的優勢,包含議價空間大、可能送裝潢、款項分期甚至遞延繳款;還有「下午茶吃到飽」、「抽獎送禮」等活動。只要避開重劃區、挑蛋黃區大建商,預售屋就有可能是理想的資金停泊處。
貼文一出,引來許多網友熱烈回應,「房市還沒修到底」,提醒他要小心當盤子,「其實真正好的時機,就像現在這種氛圍,所有人都覺得還會更低、再等等」、「現在預售有底氣撐,還有3年才交屋,根本不會降」、「房價只漲不跌,無敵的吧」、「預售的跌送裝潢家具你看不出來」、「買來出租不用想那麼多」、「其他人都不敢買的時候,才叫做逢低買進啊」。
現在到底是不是買預售屋的好時機?房產達人賣厝阿明提醒,2025年起房市環境已悄然轉變,國際關稅戰加劇營建成本飆升、國內央行信用緊縮雙重夾擊,導致爛尾樓風險升高、貸款成數下修,年輕購屋族恐面臨資金斷鏈與違約壓力。
近期已有購屋族反映,原本預期可貸八成的房貸,交屋時銀行只願核貸七成,剩下資金得自備;加上升息使每月房貸負擔提高,對收入未明顯成長的民眾來說,壓力大增。此外,重劃區內的預售案因投資客退場,出現「平轉乏人問津」現象,未來恐陷供過於求窘境,甚至淪為空屋「鬼城」。
在這樣的市場風險下,賣厝阿明建議購屋者優先選擇具信譽的上市建商與成熟地段,並確保合約中載明「價金信託」、「貸款不足解約條款」等保障措施。如果是以自住為目的、財務結構穩健的族群,仍可視為長期布局選項;但若是投資導向或現金流吃緊者,建議暫緩進場,觀望未來是否出現讓利或拋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