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知情人士的報導,日本政府已向在台日企表明,若中國侵犯台灣導致需要撤離人員時,企業將需要「自行應對」這一情況。這一警告凸顯了區域內政府與企業在準備可能的台海衝突時所面臨的實務與政治挑戰。
美國軍方一直與盟友討論台海衝突情境下的作戰計畫,但獲得政治承諾的難度更高。金融時報上週報導,美國國防部要求日本與澳洲明確表態,若美中因台灣開戰,他們將扮演何種角色,此舉讓日澳兩國感到意外。
日本官員向金融時報解釋,根據日本和平憲法,自衛隊前往外國必須獲得當地政府批准。一名官員指出,由於日本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從我方角度來看,台灣並不存在政府」。他們還表示,中國不太可能允許日本自衛隊進行撤離行動。
雖然東京當局從未公開確認這是官方立場,但多位外交官員和企業高層表示,日本企業約三年來一直收到類似警告。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外交官員曾告訴企業風險管理部門主管:「如果在台灣投入大量資產,就得自行應對。」
這類警告已對在台日企產生抑制效應。一名美國官員表示:「這打擊了投資意願。美國在台灣有大量新投資,但日本卻很少。」熟悉美日軍事同盟的人士認為,東京當局對企業的訊息毫無幫助,其中一人指出,若發生危機,日本官僚體系可能跟不上實際作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後,日本自衛隊曾在未獲當地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參與撤離行動。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或許可視為因應台海情勢的先例。
然而,一名日企高層表示,在東京當局或華府均未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風險評估使我們對台灣作為投資目的地興趣缺缺」。據知情人士透露,自2022年以來,多家日本大企業已開始例行模擬中國侵台時的員工撤離行動,日本政府官員也曾非正式參與這些演練,暗示此類行動將由民間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