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馬豐源博士發起的「中華海洋減碳協會」將於本月19日上午9點在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舉行成立大會。該協會已成功召募64名個人會員與3個團體會員,包括台船前董事長鄭文隆、交通部前務長祁文中及海大名譽教授王偉輝等產官學界代表將出席大會。
馬豐源教授擁有豐富的產業經驗,曾任台船工程師、中國驗船中心輪機組組長與品管處副處長、中華民國船舶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及聯達行公司總經理等職。目前他在海洋大學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任教,同時擔任海洋大學智慧航運中心助理研究員,長期關注環保議題與綠色船舶技術發展。
馬教授指出,隨著環保意識提升,碳中和已成為國際重視的核心議題。為應對全球暖化危機,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已達成共識,設定2050年完成淨零碳排的目標。所謂「淨零」是指七大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趨近零值,這是人類在氣候變遷危機中生存的關鍵。
「藍碳生態系」是將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封存於海洋、海中生物或富含有機物的岩屑中,使其轉化為有機碳。雖然藍碳不是應對氣候危機的萬靈丹,但認識其重要性可以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有力工具。因此,保育海洋生態系統對預防碳排放、阻止全球暖化至關重要。
在航運脫碳方面,馬教授表示,真正能實現零碳排放的只有氨燃料和氫燃料,但這兩種燃料目前尚無法高效應用於遠洋運輸船舶。其他替代燃料如LNG、甲醇或LPG燃燒後仍會產生二氧化碳。近年來,國際航運公司紛紛制定溫室氣體減排和碳中和目標,積極規劃脫碳減排路徑,包括替代燃料的生產、綠色船舶技術的研發應用、船隊替換及運營成本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