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高雄地區各小站今年上半年運量較去年同期全面呈現成長趨勢,其中科工館站表現最為亮眼,日均運量成長率達11%,不僅是各小站中唯一達到雙位數增幅的車站,更超越了高雄車站的成長率。
高雄鐵路地下化於2018年10月完成通車,除了高雄、新左營、鳳山等主要大站外,還設有左營、內惟、美術館、鼓山、三塊厝、民族、科工館、正義等通勤小站,使市區鐵路實現捷運化功能。
在這些小站中,美術館、鼓山、科工館三站因具備與輕軌轉乘的優勢而表現突出。輕軌C18鼓山站與C20美術館站自2021年12月通車後,台鐵對應車站的運量便開始增長;而輕軌C30科工館站於2024年1月營運後,台鐵科工館站隨即展現強勁成長力道,各項運量指標逐步超越其他小站。
根據台鐵統計,科工館站今年上半年日均運量達196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1%,日票收達5萬7千餘元,在運量、成長率及票收等指標上均為小站之冠。美術館站則以日均1520人次、增長7.9%居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雄車站天棚啟用、廣場完工後,該站日均運量已超過1萬5千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逾8%。然而,科工館站的成長率仍高於高雄車站,顯示其發展潛力。
台鐵分析指出,科工館站運量快速成長的原因,除了與輕軌的便捷轉乘機制外,還包括站點周邊社區與商辦林立,以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本身的高人氣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