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與中國外長王毅於11日舉行會談,盧比歐會後表示美中領導人有強烈會面意願,但中方通稿對此隻字未提。中國學者分析認為,這顯示美方對領導人會晤的期待比中方更為迫切,而雙方能否創造合適的會面氣氛,關鍵將取決於8月即將到來的關稅談判成果。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開始以來,美中外長首次面對面會談。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通稿,雙方均認為此次會晤具有積極建設性,並同意加強各層級對話。王毅表達希望美方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共同尋找正確相處之道。盧比歐則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川普與習近平舉行會談的可能性很高,雙方都有強烈意願,但目前尚未確定具體日期。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吳心伯接受訪問時指出,美方表現出比中方更強烈的會晤意願,但對中方而言,領導人會面需要合適的條件和氣氛。他強調,接下來一、兩個月將是關鍵期,特別是8月雙方將討論經貿問題,若在關稅、技術封鎖和實體制裁等方面取得進展,將有利於營造良好氣氛。
吳心伯也指出,此次外長會面雖然「姍姍來遲」——川普政府上台六個月後才首次進行——但仍具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次會面為兩國外交機構間各層級互動確立共識,預計未來將有更多交流。他提到,習近平在6月與川普通話時曾提及發展外交、軍事、執法等領域交流,此次會晤可能也在推動兩國其他部門重建聯繫。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則持較為保守的看法,他認為在當前中美貿易框架協議難以充實、戰略軍事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此次外長會談對中美關係的實質影響有限。值得注意的是,美中雙方5月在日內瓦達成的降低高額關稅協議將於8月中旬到期,這將成為測試兩國關係走向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