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於3月11日通過國民黨版本《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確定將實施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政策。此版本取消了原本規劃給台電的千億補貼,改為2300億元的普發現金,同時保留國土韌性預算1500億元,總經濟規模達5400億元。
關於普發一萬元的重要資訊,特別條例明確規定發放時間必須在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每位國民將獲得新台幣一萬元現金,目的在於強化民眾消費能力,擴大內需市場,進而提振整體經濟效益。
國民黨版本的特別條例包含多項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的措施: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支持勞工就業穩定、強化農業金融支持、加強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挹注健保及勞保基金、照顧弱勢族群、強化國防能量、提升資通設備,以及發放每人一萬元現金。
此特別條例及預算的施行期間自2025年3月12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若期間屆滿可經立法院同意延長。在三黨版本的角力中,民眾黨主張普發6000元並刪除國土韌性預算;國民黨堅持普發一萬元並納入國土韌性項目1500億元;而民進黨(政院版本)原編列4100億元預算,包含國土防衛1500億、經濟產業支持930億及社會支持1670億(含台電1000億補貼)。
國民黨主張,面對2024年政府稅收超徵5283億元的情況,應將約四成(2000多億)用於普發每人一萬元,認為這是合理且可行的政策。他們指出,近三年政府總共超徵高達1兆8700億元,但民進黨政府將這些資金用於補貼特定機關和能源政策,而非直接照顧基層民眾。
對此,行政院表示,原規劃是依照中央政府累計歲計賸餘4100億元來編列預算,若增加普發現金2350億元支出,將需要舉債支應,恐造成債留子孫的問題。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表示遺憾,認為此舉將使政府支出從歲計賸餘的4100億元增加到需舉債的54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