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第三天,陸軍步兵206旅今日進行全旅動員臨戰訓練。軍事學者揭仲觀摩後表示,後備軍人即使在惡劣天候下仍展現扎實訓練動作與高昂士氣,證明部隊成功將平民有效轉換為具作戰能力的士兵。
今年漢光演習首度由陸軍206旅實施全旅動員,超過3000名後備軍人自5日報到開始訓練。今天上午,以後備軍人為主的步三營戰鬥支援連在桃園蘆竹德林寺進行臨戰訓練,模擬應對中國特工襲擾,官兵執行防禦任務並保護後勤物資安全。
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指出,此類臨戰訓練場景「非常有必要性」。他解釋,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075型兩棲攻擊艦及增強的空降能力,未來若對台進行登陸作戰,可能同時對台灣海岸線後方實施空機降作戰。若解放軍控制海岸線後方的城鎮和交通要道,將有利於登陸部隊突破國軍防線,因此後勤部隊遭攻擊的可能性增加,相關演練十分必要。
對於後備軍人的表現,揭仲給予高度評價。他強調,即使面對大雨惡劣氣候,官兵仍展現扎實的演練動作與高昂士氣,行動後檢討也在戶外進行,顯示已適應惡劣環境下的訓練,個人裝備亦相當齊全。
揭仲表示,過去各界擔憂後備軍人轉化為戰力需要多長時間,但從今日的臨戰訓練可見,經過六天的訓練調整,後備軍人展現出扎實的戰技動作與高昂士氣,「化解了不少擔憂與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