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被譽為「聯準會傳聲筒」的記者尼克·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分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最新6月會議紀錄顯示,雖然決策官員對7月降息普遍持保留態度,但多數仍預期今年將重啟降息政策。會議紀錄同時揭露聯準會內部對通膨前景的看法出現明顯分歧,形成兩大陣營,促使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維持中立立場。
蒂米羅斯指出,聯準會目前正面臨美國總統川普4月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帶來的風險。這一政策曾引發市場對「停滯性通膨」的擔憂,打亂了原本恢復降息的規劃。聯準會官員間出現爭議,討論是否應維持高利率以應對潛在成本上升風險。
儘管如此,鮑爾近期言論顯示,啟動降息的門檻可能較今年春季時降低。若通膨壓力趨緩或就業數據低於預期,鮑爾可能會在夏季結束前推動降息。影響聯準會立場變動的兩大關鍵因素包括:川普近期對部分貿易夥伴暫緩激烈關稅措施,以及關稅帶動的物價上漲尚未如預期明顯。
聯準會內部對關稅是否具通膨效應存在激烈爭論。前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卡普蘭(Robert Kaplan)表示,若平均關稅僅為10%至15%,企業較能吸收成本而不致轉嫁價格。他認為,由於內需疲弱與全球產能過剩,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低於外界憂慮。
聯準會6月會議紀錄顯示,決策層分為兩派:少數派主張全年不降息,擔心通膨率連續四年超過2%目標將改變消費者與企業心理;多數官員則傾向年底前降息,認為關稅未必導致長期通膨,或就業市場將趨軟。目前僅有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與鮑曼(Michelle Bowman)公開支持7月啟動降息。
蒂米羅斯總結指出,鮑爾目前採取中間路線,既不否認通膨可能僅為短期現象,也不急於確認此判斷。鮑爾表示:「我們會持續學習,完全開放接受傳導效果可能小於預期的可能性。」若未來通膨持續受控,9月降息將成為可能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