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10日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協外長會議,試圖緩解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的關稅政策所引發的區域緊張。盧比歐表示,東南亞國家「最終可能獲得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好的關稅待遇」,為美國與東協的經貿關係提供轉圜空間。
川普政府此前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柬埔寨、寮國與緬甸等東協成員國課徵20%至40%不等的懲罰性關稅,此舉已在亞太地區引起廣泛關注與擔憂。
這是盧比歐上任以來首次亞洲出訪,他在會議中強調印太地區是美國外交的核心優先事項。「未來50年的故事將在這個區域書寫」,盧比歐呼籲持續深化美國與東協的雙邊合作,並指出美東協貿易已為當地創造逾百萬個就業機會,雙邊經濟關係密不可分。
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與盧比歐會晤後透露,雖已收到美方針對馬國課徵25%關稅的「一般信函」,但雙方仍有時間協商。安華強調馬來西亞作為美國重要貿易夥伴,希望維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分析人士認為,華府可能正藉由關稅談判施壓東南亞國家,意圖減少它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然而新加坡學者歐爾森警告,多數東協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遠高於與美國的貿易額,若美方操之過急,反而可能激化地緣對立、削弱自身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也出席了本次東協系列會議,強化中國作為「可靠貿易夥伴」的形象,與美方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盧比歐此行不僅關乎對東南亞的經貿關係,更是為了重申美國在印太戰略上的承諾,希望透過高層互動鞏固盟友信任,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區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