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中,傳統客家建築匠師傅明光從行政院長卓榮泰手中接過獎章及證書。雖然相較於同獲獎的吳晟與楊麗花,傅明光較少為大眾所熟知,但他真摯動人的得獎感言卻讓現場許多人為之動容,特別是他不僅感謝了師父和所有幫助過他的人,更特別感謝了他的徒弟們。
傅明光在致詞中回憶道:「以前我拜師學藝很辛苦,3年4個月只是學基本功夫,出師後還要靠自己和別的師傅不斷學習技術才能夠成熟。現在社會和以前不同了,教徒弟必須要有耐心,不能像以前做錯了就用罵的,徒弟會跑掉。這樣的技術就傳不下去了。」
他強調蓋房子修古蹟需要專心、細心與耐心,「我們做的東西不怕千人看,只怕一人試。」傅明光也指出現今古蹟修復工程面臨的困境,「現在的古蹟修復都是把工程發包給營造廠,這樣子我們都要聽工地主任的,但是他們總是希望又快又便宜,這樣我們的技術很難發揮到很好的效果,年輕人也不願意來學。」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傅明光表示將成立「全國傳統匠師工會」,照顧全體匠師,並與政府合作改善工程環境,確保傳統建築技術得以傳承。「我的傳統建築技術是我的師傅傳承給我的,所以我也要把它傳承下去。接下來的日子,只要我身體健康,我還是會帶著徒弟一起工作,把建築傳統技術傳承下去。」
傅明光的引言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鍾心怡認為,行政院文化獎授予傅明光,「是對於默默守護文化資產的傳統匠師一份深深致敬」。她曾跟隨傅明光登上屋頂,在烈日下感受到這位「屋頂上的農夫」所展現的職人精神與追求完美的堅持。傅明光的獲獎,也象徵著台灣傳統工藝有機會由新一代年輕人接棒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