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年已發生兩起重大氣候災害,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報導指出,年初的洛杉磯野火和近期的德州洪災雖然都有明確預警,但地方政府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應變措施,最終導致嚴重傷亡與財產損失。
洛杉磯時報以「可怕的共同點」為標題分析這兩場災難,強調國家氣象局(NWS)在災害發生前數日就已發出「可能致命」的預警。洛杉磯野火前,氣象單位警告該地區經歷了創紀錄的乾燥秋季,即將面臨時速高達100英里的強風;德州洪水來襲前,氣象局及州政府同樣發出警告,預測該區域將遭遇洪水等級的大雨。
這兩場災害造成的後果極為慘重。洛杉磯野火導致30人死亡,1萬5000棟建築被燒毀;德州洪災死亡人數超過100人,其中一處營地被洪水淹沒,造成27人喪生,死者多為7至8歲穿著睡衣的幼童。
國家氣象局強調,兩地災前預警訊息都非常明確,包含風速、降雨量、可能淹水區域與時間範圍,並依照標準程序通報各地官員與媒體。然而,這些警告並未轉化為具體行動,地方政府未能部署足夠消防人力、主動關閉營地或預先疏散居民。
報導指出,這種情況不僅限於這兩場災害,過去在加州、夏威夷等地多次發生的野火、土石流也都有類似問題,顯示地方政府防災機制存在嚴重缺陷。隨著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災頻繁發生,美國各地亟需強化災難預警制度,提升地方政府的防災執行力,避免災難預警形同虛設,造成更多無辜生命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