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今日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37%,創下51個月以來最小漲幅,並已連續兩個月低於2%。主要原因是近期天候穩定,水果漲幅持續縮小,加上去年端午節落在6月導致基期較高。然而,肉類及外食費的漲幅仍然較高。
主計總處表示,核心CPI已連續15個月低於2%,目前整體物價平穩。預估7月CPI雖較6月略高,但仍將低於2%,下半年CPI預計都會維持在2%以下。
根據調查,6月CPI較5月上漲0.14%,較去年同月上漲1.37%。主要上漲因素包括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水果價格仍高於去年,以及房租、掛號費、補習費、汽車維修費用調升,台鐵票價也有所調漲。然而,蛋類、油料費、機票及通訊費等價格下跌,加上部分服務費因去年端午節基數較高,抵消了部分漲幅。若扣除蔬果及能源,核心CPI年增1.47%。
在七大類指數中,食物類年漲2.82%最多,主因水果供應量較少導致價格上漲8.56%,肉類及外食費分別上漲4.54%及3.44%,但蛋類下跌8.5%抵消部分漲幅。雜項類上漲2.21%,主要是金飾及珠寶等個人隨身用品上漲6.45%。居住類則上漲1.76%,主因房租上漲2.3%及家庭管理費用上漲3.74%。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6月平均年漲0.94%。其中雞蛋下跌10.32%最多,米價下跌3.98%次之,沐浴用品也下跌1.66%;但豬肉上漲5.82%,麵包上漲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