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罷免726投票即將登場,共有24名國民黨立委與涉貪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將面臨選民的罷免檢視。在清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有「神預測」之稱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近日對此次大罷免及台灣政局發表了自己的觀察與分析。
小笠原欣幸指出,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6月的民調顯示,35.9%的受訪者支持大罷免,而57.7%的受訪者表示反對,這表明台灣輿論普遍對「大罷免」持反對或疑慮態度,且這一趨勢自3月以來基本保持不變。然而,他也注意到支持罷免的民眾投票意願較高,因此同意票和不同意票實際上可能勢均力敵,最終結果仍難以預測。
在分析罷免動力時,小笠原欣幸參考美麗島6月民調指出,「親中」、「染紅」成為影響罷免投票意願的關鍵因素。約34.9%的受訪者認為「投同意罷免台灣才會更有力量反抗中國共產黨」,33.0%擔心罷免「會打擊在野黨立委監督政府的力量」,另有28.6%未明確回答。他推估,對「親中派立委」有危機感的選民,投票意願較高。
小笠原欣幸也分析了國民黨的策略失誤,指出國民黨當初提出「以罷制罷」的反制措施,但因倉促行動導致連署書偽造案,最終未能對民進黨立委提出任何罷免案,這不僅對國民黨造成負面心理衝擊,也為罷免團體提供了動力。
對於民進黨而言,小笠原欣幸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罷免成功數達到兩位數,即10席以上。若罷免成功,真正的勝負將取決於隨後舉行的補選。只有罷免成功達到兩位數,民進黨才有希望在補選中贏得至少6席,從而重新獲得立法院過半數的席位。否則,這次大罷免行動將被視為「非常嚴重的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