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東北大西洋將分階段禁止脫硫器排放 業界預估2035年前全面淘汰

2025-07-07 07:20  撰稿 / AI

根據保護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公約(OSPAR)成員國最新決議,東北大西洋地區將於2027年起在領海與港區禁止開環式船舶洗滌器排放,並於2029年對閉環式系統實施限制。國際驗船機構台灣公司高層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個國家的港口實施類似禁令,雖然公海上仍可使用,但估計脫硫器最終將於2035年前後全面被禁用。

自2020年1月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生效後,商船必須選擇使用低硫油或安裝脫硫器以降低硫排放。由於營運成本考量及高低硫油價差因素,目前多數船公司已為船隻安裝脫硫器,包括原本堅持使用低硫油的萬海航運,也因大型船舶增加導致用油量大幅上升,今年開始為35艘船舶加裝脫硫器。

根據經紀商BRS報告,海岬型船舶安裝洗滌器的成本已從2020年的約130萬美元降至目前的80萬美元左右,安裝時間約為四至六週。業界估算,船隻安裝脫硫器的投資回收期根據高低硫油價差在1.5年至2.5年之間,新造船加裝成本更低,約一年即可回本。以目前新加坡低硫油與高硫油每噸107.50美元的價差計算,萬箱級貨櫃船每天可節省超過10,750美元的油料支出。

ClarksonsResearch數據顯示,現有船隊中29.1%的船舶已配備脫硫器,25.7%的新造船訂單也將配備此設備。然而,越來越多國家對脫硫器採取限制措施,多項科學研究質疑這些設備向海洋排放的物質。瑞典將從2025年7月起禁止開環洗滌器排放,並從2029年初禁止閉環洗滌器運行,丹麥也採取類似措施。

德國明斯特大學Christine Achten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脫硫器廢水中含有多環芳烴(PAH)污染物,閉環系統廢水中的多環芳烴濃度甚至高於開環系統,特別是含有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劇毒高分子多環芳烴。

OSPAR公約的15個簽署國,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等主要海洋國家,在西班牙維戈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決議,將在2027年7月前禁止開環脫硫器排放,並在2029年1月全面禁止閉環脫硫器排放。目前美國加州、紐約、歐洲部分國家以及中國大陸與印度部分港口已實施相關禁令。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颱風丹娜絲重創嘉義電力系統 15萬戶停電創歷史紀錄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7日電)颱風丹娜絲昨晚至今晨強襲

2025-07-07 11:10

颱風丹娜絲強襲高雄 旗津污水廠管線破裂致50戶民宅泡水

颱風丹娜絲侵襲台灣期間,高雄市旗津區昨晚遭遇強風豪雨,導

2025-07-07 11:05

侯友宜:颱風丹娜絲未停班課是基於專業評估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7日電)颱風丹娜絲來襲,基北北桃地

2025-07-07 11:00

衛福部積極建置「醫事人員不當行為查詢平台」 擬擴大涵蓋範圍

衛福部長邱泰源近日針對「醫事人員不當行為查詢平台」(原稱

2025-07-07 10:30

颱風假引發職場兩難:工作責任與安全考量的拉鋸戰

中度颱風丹娜絲登陸台灣,全台多地縣市宣布停班停課,然而這

2025-07-07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