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近日強調,面對中國持續加大的灰色地帶襲擾,海巡署亟需進行第二波大轉型,建立海空一體全天候立體監偵網,以強化國土安全。她呼籲各界支持「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中編列的海巡相關預算。
管碧玲指出,過去15年政府共投入784億元於海巡造艦計畫,其中馬英九任內為228.63億元,蔡英文任內為555.39億元,這些投資促成了海巡署第一波轉型,實現艦艇大型化以守護海疆。如今,海巡署面臨任務轉變,從傳統海上執法角色調整為更多國安任務比重,因此特別條例中納入的295億餘元預算至關重要。
此次轉型計畫將導入多項新興科技,包括岸際雷達、紅外線系統、環島智慧型監控系統、空中無人機、水面無人艇等應勤裝備,並增強水下偵蒐及海域感知能力。管碧玲表示,這將使海巡署從平面偵蒐蛻變為海空一體的全天候立體監偵網。
海巡署說明,由於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明年起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將有所調整,在政府平滑預算政策下,明年將無法編足110億元、後年無法編足185.35億元,若無特別條例支持,造艦、情監偵、廳舍、碼頭等計畫勢必延遲推動,無法應對當前複合多元威脅。
管碧玲最後呼籲:「海巡守護國家,國家要守護海巡」,強調特別條例預算展現了國家的決心與對人民的保證,將落實「我們看見威脅,也必須準備好面對威脅的韌性」,讓海洋成為台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