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於1日宣布重大援外政策調整,未來美國將優先考量具備自助能力與意願的國家。此項政策變革賦予前線外交官建立快速回饋機制的權力,確保援助計畫既符合美國利益,又能回應當地實際需求,這被視為美國應對中國所謂「剝削性援助模式」的戰略調整。
具有60年歷史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已正式停止執行對外援助任務,相關職能併入國務院。盧比歐發布「讓對外援助再次偉大」聲明,強調未來將遵循「貿易優先於援助」、「重機會、輕依賴」及「以投資取代援助」三大原則。
盧比歐直言USAID成效不彰,甚至產生反效果。他指出,自冷戰結束以來,USAID除了用納稅人的錢支持全球非政府組織外,幾乎沒有實質成果。他舉例說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自1991年以來獲得約4.8兆新台幣的援助,但在2023年聯合國重要決議中,僅有29%的投票與美國立場一致,為全球最低比例。
「美國人民不該為遠方失敗的政府繳稅買單,」盧比歐表示,未來美國援助將更具針對性,並設有時間限制。國務院正在整合分散的撥款帳戶、簡化行政程序,以提高危機應對速度與效率。
此項政策調整已引起強烈反對聲浪,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罕見發聲批評,稱「摧毀USAID不僅像是場鬧劇,也是個悲劇。因為這是世界各地進行的最重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