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從釋迦族血劫看共業與戒殺

2025-06-23 11:21  撰稿 / 璽硯

(圖/AI生成)(圖/AI生成)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最令人震撼的悲劇之一,莫過於釋迦族被琉璃王滅族的浩劫。即便有釋迦牟尼佛在世,這場劫難仍無法避免,印證了佛經所說的「定業難轉」。

據載,琉璃王兵臨迦毗羅衛城,佛陀親自出面調解,盼望以和平解決,但終未能奏效。面對這場災劫,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運用神力將三千釋迦族人收入缽中,意圖暫避兵禍。但等到戰亂稍歇,開缽一看,竟已血水滿缽,三千人無一倖存。

目犍連尊者震驚悲慟,請佛陀開示:「為何此劫無法挽回?」佛回應:「這是釋迦族過去所造之業,今世業熟果至,定業不可轉。」

佛接著說明:久遠以前,釋迦族前身是一群村民,曾將池中魚群一網打盡,連最後的大魚也被擊殺。唯有一孩童未食其肉,僅敲魚頭三下。這大魚即當世的琉璃王,小魚為其軍隊,村民即現時之釋迦族。而那名敲魚頭的孩童,正是佛陀自己,因此此劫到來,佛陀也因而頭痛三日償其因果。

這樁公案,揭示三個因果真相:

一、共業無法個別逃避:雖然佛陀早已成道,但因過去之行與釋迦族有緣共業,面對成熟的惡果,也無能為力。

二、神通不敵業力:目犍連尊者具大神通,卻仍無法阻止業報現前。證明佛法中的「定業不可轉」,並非靠超能力可以解決。

三、戒殺為斷業之本:若當年未有殺魚惡因,自無後來被屠之果。因果絲毫不爽,殺因成就殺果,明明白白。

這場悲劇也讓我們反思:個人行為不僅影響自身,亦可能與整體族群交織成共業。一旦果熟,神佛亦難逆轉。因此,佛法要我們解怨斷惡因,慎勿造業。

慈壽禪師偈云:「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在和平的日子裡,我們常以為災難遙不可及;但在業力的視野中,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未來命運的鋪路者。解脫不在遠方,而在當下止惡行善。

今日廣場》方野/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對台海局勢的五大啟示

https://www.nownews.com/news/6698514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家

《西遊記》不是神話故事,是修心指南

有人說,當真正讀懂《西遊記》,也就懂得了人生的苦難與修行

2025-07-11 11:42

名家

風水與心地

風水,古稱「堪輿術」,講求的是氣的流動與聚散。《葬書》有

2025-07-10 14:45

名家

韋安觀點》蔣介石的「軸線」連載七之一|『尋找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

一、一葉知秋 當滿地都是落葉時,我們往往分不清,是

2025-07-10 13:54

名家

認真,不較真

「認真,不較真」,簡單五個字,卻是人生高段位的一種活法。

2025-07-09 10:32

名家

《法華經·授記品》啟示:授記,是信心的種子

學佛的路上,我們常以為,修行的功德有大小、結果有差別,誰

2025-07-08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