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LRT)報導,一名中國外交官員5月短暫離開立陶宛後試圖返回維爾紐斯時,因未持有效外交證件被拒絕入境。目前立陶宛境內已無中國外交官員留任,中國駐立陶宛代辦處已公告領務業務暫由拉脫維亞使館代管。
自2021年底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後,中國對立陶宛實施外交與經濟制裁,並將雙邊外交關係從大使館降級為代辦處。立陶宛也召回了駐北京大使。去年底上任的立陶宛總理帕魯克斯曾表示有意恢復正式外交關係,但立陶宛國會議員布克維休斯近期指出,中國態度已轉變,向立方表示「道別」。
據LRT揭露,該名中國外交官於5月18日返回維爾紐斯機場時被拒絕入境。邊境警察表示,這名官員雖持有外交護照,但因未持有效外交證件且逾越申根區對外交人員免簽停留的90天期限,在機場滯留9小時後被遣返伊斯坦堡。立陶宛外交部已證實,目前境內沒有具備合法資格的中方外交人員。
過去數年,中國外交官員仍依2021年前核發的外交證留在立陶宛。中方試圖以「代辦處」名義延續外交人員駐任,但立陶宛不予承認,拒絕發放新的外交證件。當證件過期後,中方人員改依申根區對外交護照持有者的免簽規定停留。2024年底,立陶宛以違反外交規範為由,驅逐了3名中國外交人員。
在外交僵持下,中國開始派駐在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短期進入立陶宛執行業務。立陶宛則實施新規,要求所有中國外交人員入境執行職務前須事先通知外交部,否則可能被列為不受歡迎人士。立陶宛還採取措施,不接受以「中國代辦處」名義出具的文件,要求所有申請必須以「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正式名義提出。
儘管雙方仍保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溝通已轉由中國駐歐盟代表團負責。帕魯克斯表示,立陶宛已向中國提交關於恢復外交代表機制的提案,正等待中方回應。立陶宛外交部長布德里斯重申,立陶宛對恢復正常外交關係持開放態度,但強調主導權不在立方。帕魯克斯與布德里斯均強調,立陶宛沒有考慮更改台灣代表處的名稱。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