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中壢區中正公園地下停車場暨活動中心」經過2年3個月的施工,預計於今年8月試營運。這項耗資10億餘元的工程於2022年底開工,今年4月已申報完工,不僅提供汽車345席及機車605席的停車空間,還兼具景觀公園、店鋪空間及市民活動中心等多元功能。
這座被稱為「會呼吸的停車場」的設施位於延平路、中美路與元化路的三角地帶,地面公園保留了景觀大草坪,並設置城市階梯舞台。下沉式廣場為停車場提供自然採光及通風,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預期將有效改善中壢站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
然而,當地居民對公園周邊環境表達了擔憂。中央里長楊萬焙和興南里長葉青旺指出,中正公園的松鶴會館周邊長期被街友佔據,造成環境髒亂和惡臭。特別是在中美路中壢圖書分館旁發放街友便當後,常有近百人排隊,但用餐後的垃圾無人管理。此外,萬善爺公後方景觀台也被丟棄的枕頭、棉被等物品,經風吹雨淋後產生惡臭,使許多居民不敢在夜間進入公園散步。
對此,中壢區長李日強表示,公所已關注公園使用品質問題,並協請市府社會局、警察局等單位定期每週進行關懷訪視與環境巡查,同時請市府協助個案安置及防範街友長期佔用公共空間的情況。
當地居民期待市府能像解決新明市場周遭攤販佔據道路問題一樣,拿出魄力處理中正公園的環境問題,還給市民一個乾淨整潔、舒適安全的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