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正積極與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友善雙語環境深入台灣日常生活。除了將雙語元素融入公共服務及活動外,更特別輔導夜市、商圈及店家建置雙語環境,其中寧夏夜市已成為成功典範。國發會於近日舉行記者會,分享雙語政策的階段性成果。
為實現總統賴清德在2024年5月就職演說中提出的「提升台灣競爭力和雙語力」願景,並配合全球攬才與留才目標,國發會正全面推動友善雙語環境。這項政策不僅培育台灣人才與國際接軌,也致力將台灣打造成國際宜居國家。
國發會表示,雙語銀行、公共運輸及道路標示雙語化,以及涉外文書、證照、官網資訊、法規與政府招標文件的英譯等領域已有顯著成果。今年6月至年底,政策重點將轉向公共服務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營造英語體驗場域。
國發會與台東縣政府合作的「台東池上慢城雙語計畫」,結合數位遊牧與雙語政策精神,於6至8月舉辦「池上慢城雙語友善市集」,展現客家與原住民族在地特色,並於8至9月辦理「慢城雙語小旅行」,強化外籍旅客的在地體驗。
針對外國遊客常造訪的特色商圈與夜市,國發會計劃推動雙語夜市、商圈,並規劃擴散模式,促進全國夜市、商圈雙語服務高質化發展。寧夏觀光夜市作為北部知名夜市,因外國觀光客造訪頻繁,商家積極主動尋求提升英語能力的資源。國發會與經濟部提供協助,導入AI學習資源與雙語教材,協助攤商進行菜單翻譯並強化日常英語能力,促進在地商業與國際接軌。
目前政府已將雙語標示納入優良市集及樂活名攤星級評核機制,全台已有25處夜市建置雙語環境、招牌及菜單。寧夏夜市更提供雙語線上預訂服務,並在經濟部實地評核後獲得5星評鑑。
國發會表示,將持續輔導夜市、商圈及店家建置雙語設施,包括雙語標示及招牌、雙語菜單、雙語導覽、Line@平台、QR code及培訓雙語服務人員等,並將雙語環境建置項目納入全國商圈獎項評比,形塑商圈觀光亮點。
展望未來,國發會將持續與各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合作,執行友善雙語環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