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法」即將於114年7月1日正式生效,海委會大幅擴展「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計畫,成功吸引全國超過200名中小學教師參與。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強調,培養下一代與海洋和諧共處的能力,是實現海洋永續發展的關鍵。
管碧玲主委指出,海洋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我們每呼吸一口氧氣,就有50%至80%來自海洋。海洋不僅提供優質蛋白質,更滋養著地球上無數生命。她表示,「海洋保育法」已完成禁限制行為、海洋庇護區等規劃,並將預算從原本的250萬元大幅提升至7100萬元,以支持全國性的海洋教育推廣。
此次培訓計畫借鑒美國「海洋科學序列」教材特色,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透過實驗、操作與探索過程,引導學生認識海洋,培養謙卑感恩的海洋價值觀。管碧玲強調,人類是海洋的利用者,正確利用可與海洋共融,錯誤利用則最終傷害人類自身,因此海洋素養代表著對海洋的謙卑與感恩。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表示,台灣作為海洋國家,提升海洋素養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氣候變遷與海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這些熱情投入的種子教師將成為引導學生邁向「海洋世代」的重要引路人。
海委會特別邀請第一代海洋素養種子教師擔任講師及輔導團隊,傳承教學經驗,協助新進教師進行教材研習、課程設計與教案撰寫。這些種子教師將協助全國各級學校建立永續海洋教育機制,推動海洋素養向下扎根、向外擴展,全面提升學生對海洋環境的理解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