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貸利率在連續數周持平後於19日顯著上揚,主要受到穆迪(Moody's)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影響。穆迪將美國信評從「Aaa」降至「Aa1」,此舉引發債市波動,推高美債殖利率,進而帶動房貸利率攀升。
根據《MortgageNewsDaily》報導,30年期固定房貸平均利率已升至7.04%,創下自4月11日以來的新高。房貸利率與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高度相關,而殖利率的明顯跳升正是市場對信評調降的直接反應。該媒體營運長葛拉罕(Matthew Graham)表示,房貸業者不僅需反映16日收盤時的市場變動,還需因應19日早盤的進一步疲弱情況,導致單日漲幅較為顯著,但對整體利率趨勢影響有限。
然而,這樣的升幅已足以對美國房市造成實質衝擊。春季原本是房市交易旺季,但利率突然升高明顯削弱了購屋需求。Realtor.com統計顯示,4月份二手房簽約數較去年同期下降3.2%,反映買氣放緩。同時,全美住宅建商協會(NAHB)發布的月度建商信心指數也呈現疲軟,4月建商對市場的預期信心滑落至2023年底以來的最低點。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的報告指出,5月上旬雖見購屋房貸需求略有回升,但當時利率僅約6.9%。一旦突破7%門檻,潛在買家立即出現明顯退縮。除心理因素外,許多申貸者也因利率升高而導致負擔能力下滑或失去申貸資格。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若利率長期維持在7%以上,將進一步壓抑夏季交易熱潮,並使本就因房價高漲而舉步維艱的首次購屋族更加望而卻步。隨著通膨與美國財政信評問題交織,市場將持續關注聯準會政策走向及後續利率走勢對房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