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近期啟動全台「中正路」改名研究案,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根據高雄市民政局統計,全市38個行政區中有24區存在中正路或中正街,總計39條道路。依現行規定,若要更改路名,需要獲得過半數居民連署,並與地方充分溝通後才能進行。
民政局表示,縣市合併前,原高雄縣各鄉鎮市幾乎都設有中正路或中正街,而原高雄市則有中正一路至四路,橫跨四個行政區。目前全市共有39條以「中正」命名的道路,有些因路段較長而以數字分段,有些則以東西南北方位區分。
這些中正路沿線共有19,428面門牌,涉及17,603戶、37,784位居民。其中,橫跨苓雅、新興、前金、鹽埕等四區的中正一至四路門牌數最多,達5,993面;林園區中正路門牌數最少,僅16面。
民政局指出,高雄縣市合併後尚無中正路更名先例。若要更名,必須依照「高雄市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自治條例」第4條第2項規定,經道路居民過半數連署後向戶政所提出申請。戶政所在辦理更名前,需與地方充分溝通並舉辦說明會蒐集民意。由於街路命名涉及居民權益廣泛,包括戶籍、個資及生活習慣等,需審慎處理。
此外,高雄市還有1所高中、1所高職及2所小學以「中正」為校名。若要更改校名,需依「高雄市市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變更或停辦辦法」辦理,程序包括成立推動小組、擬具改名計畫書、舉辦公聽會、經校務會議通過、市府教育審議委員會審議後,再報市府核定。
對於中正路改名議題,市議員意見分歧。市議員白喬茵質疑此舉浪費時間和金錢,認為民進黨將政治凌駕於民生與經濟之上。而市議員張博洋則指出,歷史博物館是當年國民黨軍隊射殺平民處,前方的228公園是追思罹難者場域,兩地中間卻有一條中正路,對受害者家屬及後代來說如同在傷口上灑鹽,也是台灣民主教育的負面教材。
Google DeepMind 近日在開發者大會上發表兩
2025-05-21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