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於14日發布報告指出,新台幣若持續保持強勢,將可能侵蝕台灣科技企業的利潤率並削弱其成本競爭力。特別是那些高度依賴國內生產且缺乏海外製造能力的企業,可能會受到更顯著的影響。
報告中提到,今年5月初新台幣兌美元在短短兩天內大幅升值,令台灣金融市場與出口導向企業感到意外。由於台灣擁有強勁的經常帳順差與持續的資本流入,預計新台幣在未來幾季可能會在結構上維持強勢。
中華信評分析,美元走弱至少在短期內會壓縮科技公司的利潤率。這是因為科技公司大部分營收以美元計價,反映其對美國客戶的依賴程度以及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角色。然而,這些公司的成本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包括勞力與原物料,仍是以新台幣與人民幣等生產地貨幣計價。
這種幣別不對稱的情形以及匯率變動,將加劇科技公司獲利能力的波動性,尤其對定價能力較弱但資本密集度高的公司影響更為明顯。雖然業者可能使用金融工具來抵銷匯率風險,但高昂的避險成本以及企業在長期避險方面普遍採取保守策略,限制了科技公司應對新台幣持續升值的能力。
中華信評指出,半導體與零組件公司面臨較高的外匯風險,不過技術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可憑藉較強的定價能力緩解部分利潤率壓力。相較之下,電子製造服務業者與原始設計製造商因生產布局較為分散,更能有效管理利潤率壓力。
展望未來,新台幣對亞太區貨幣持續升值,可能促使製造業向海外遷移。相對於日本與韓國等主要亞太區出口競爭對手貨幣,新台幣若維持強勢走勢,也可能削弱台灣科技業的出口競爭力。再加上客戶分散產地的需求日益增長,可能進一步迫使科技公司將更多生產轉移至海外。
不過,中華信評強調,由於大多數獲評等的科技公司資產負債表都非常健康,預期這些公司擁有充足的財務韌性,足以應對短期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