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會考臨近焦慮症狀?醫師傳授4大心法助孩子穩定情緒

隨著國中會考日期逼近,身心科門診發現越來越多學生出現「考前焦慮」症狀,包括失眠、食慾不振,甚至胸悶、頭暈和腹痛等身心症狀。新竹身心醫學診所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鄭佳益指出,這些情緒困擾背後往往隱藏著孩子對失敗的恐懼,而父母的適當應對能有效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鄭佳益醫師分析,考前焦慮主要來自三大心理壓力:一是來自父母、老師或自我設定的過高期待;二是過去考試失敗或被責備的負面經驗;三是與同儕間的比較壓力。在這關鍵時期,父母的陪伴態度尤為重要,應避免不斷提醒考試重要性、與他人比較或過度數落等「地雷話語」,這些言論只會加劇孩子的緊張情緒。

面對孩子的考前焦慮,鄭佳益醫師建議家長可採取四大抗焦慮心法:首先是「傾聽與同理」,避免說教而是做孩子的情緒垃圾桶,讓他們知道焦慮是可以被接納和討論的;其次是「引導思考」,幫助孩子聚焦於可控制的事物,打破災難性思考;第三是教導「正念放鬆技巧」,如睡前練習腹式呼吸或五感放鬆法,幫助神經系統回到當下;最後是「放下成績迷思」,傳達「無論結果如何,我的愛都不會改變」的無條件支持。

醫師特別提醒,若孩子的焦慮已嚴重影響生活,如持續兩週以上的睡眠困擾、拒學拒考、社交退縮,甚至出現自我傷害傾向等極端負面思維,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家長的平靜態度是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你越平靜,孩子越能穩住」。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