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於12日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大幅調降彼此商品的關稅。根據聲明,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原本的145%調降至30%;中國則把針對美國輸陸商品的關稅由125%降至10%。新關稅措施將於14日正式生效,為期90天。
美國總統川普在當日舉行的藥價改革記者會中透露,他預計本週內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他表示,美方關稅政策對中國製造業產生巨大壓力,導致許多工廠停擺,整體經濟陷入困境,中方因此樂見雙方貿易談判有所突破。
這次關稅談判於11日與12日間在瑞士日內瓦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談促成美中在多項關鍵議題上的共識,最終促成聯合聲明的發布。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原先的關稅水準各自調降115個百分點。美國方面,同意將4月2日川普提出的「解放日」新關稅從34%降至10%,同時撤銷當日之後祭出的所有報復性關稅。但4月2日之前既有的關稅仍維持不變,包括針對中國輸美芬太尼問題而實施的20%關稅,以及川普第一任期內設定的其他貿易制裁。
中國方面則同步釋出善意,宣布僅保留4月2日以來針對美方的10%關稅,並承諾撤銷所有非關稅性質的反制措施。雙方並於聲明中指出,接下來將建立經貿對話機制。中方代表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則由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擔任對談窗口,三人皆曾參與日前於日內瓦的協商會議。
根據聯合聲明,未來的對話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同意的第三地舉行,並可安排工作層級的會議,處理具體經貿議題。雙方一致認為,雙邊經貿關係對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均具有深遠影響,也認同建立長期、穩定、互利的合作關係至關重要。
貝森特在記者會上再次強調,美國並不希望與中國經濟脫鉤,而是希望建立更平衡的貿易架構。他表示:「雙方代表團的共識是,雙方都不想脫鉤,而這些高關稅相當於貿易禁運,雙方都不想這樣。」
葛里爾也補充,這兩天的會談氣氛非常積極,雙方迅速達成協議的速度也顯示彼此間的分歧或許並沒有想像中巨大。他對雙方所達成的協議有信心,認為將有助於美國緩解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問題。
中方代表何立峰也於日內瓦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次雙方透過對話取得實質進展,為未來化解歧見並擴大合作鋪路,象徵著透過平等溝通解決爭端的努力已邁出重要一步。
至於中方先前針對美方的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稀土出口與制裁對台軍售企業等,目前根據聲明內容將暫停或撤銷這些自4月2日以來實施的非關稅反制行動。不過,中國官媒央視旗下的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還在繼續」,並提到近期中國正開展打擊戰略性礦產走私的專項行動,而稀土正是其中之一。
美國與中國於12日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大幅調降彼此商品的關稅。根據聲明,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原本的145%調降至30%;中國則把針對美國輸陸商品的關稅由125%降至10%。新關稅措施將於14日正式生效,為期90天。
美國總統川普在當日舉行的藥價改革記者會中透露,他預計本週內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他表示,美方關稅政策對中國製造業產生巨大壓力,導致許多工廠停擺,整體經濟陷入困境,中方因此樂見雙方貿易談判有所突破。

美中貿易關係與關稅戰的背景知識
美中貿易戰始於2018年,當時特朗普政府開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理由是中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技術轉讓強制要求和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等問題。這場貿易摩擦逐漸升級,雙方多次相互加徵關稅,導致全球供應鏈受到影響,也對兩國及全球經濟產生了顯著衝擊。
關於關稅的經濟影響,經濟學研究表明,關稅通常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最終由消費者承擔部分成本。同時,關稅也可能導致貿易夥伴的報復措施,進一步限制出口機會。2018-2022年期間的美中貿易戰據估計已使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擔了數千億美元的額外成本。
稀土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原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風力發電機、智能手機和軍事裝備等領域。中國控制著全球約80%的稀土供應,這使其在貿易談判中擁有一定的戰略籌碼。稀土出口管制是中國可用來回應美國貿易措施的重要工具之一。
經貿對話機制在國際貿易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涉及高層官員定期會晤,討論貿易政策、解決爭端並尋求合作機會。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中曾建立"全面經濟對話"機制,但後來隨著貿易摩擦加劇而中斷。如今重新建立對話機制被視為雙方關係可能改善的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長期存在,這也是特朗普政府發起貿易戰的主要理由之一。然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雙邊貿易逆差並不一定反映不公平貿易,而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宏觀經濟條件、儲蓄率差異和全球供應鏈結構等。
這次關稅談判於11日與12日間在瑞士日內瓦展開,為期兩天的會談促成美中在多項關鍵議題上的共識,最終促成聯合聲明的發布。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原先的關稅水準各自調降115個百分點。美國方面,同意將4月2日川普提出的「解放日」新關稅從34%降至10%,同時撤銷當日之後祭出的所有報復性關稅。但4月2日之前既有的關稅仍維持不變,包括針對中國輸美芬太尼問題而實施的20%關稅,以及川普第一任期內設定的其他貿易制裁。
中國方面則同步釋出善意,宣布僅保留4月2日以來針對美方的10%關稅,並承諾撤銷所有非關稅性質的反制措施。雙方並於聲明中指出,接下來將建立經貿對話機制。中方代表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則由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擔任對談窗口,三人皆曾參與日前於日內瓦的協商會議。
根據聯合聲明,未來的對話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同意的第三地舉行,並可安排工作層級的會議,處理具體經貿議題。雙方一致認為,雙邊經貿關係對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均具有深遠影響,也認同建立長期、穩定、互利的合作關係至關重要。
貝森特在記者會上再次強調,美國並不希望與中國經濟脫鉤,而是希望建立更平衡的貿易架構。他表示:「雙方代表團的共識是,雙方都不想脫鉤,而這些高關稅相當於貿易禁運,雙方都不想這樣。」
葛里爾也補充,這兩天的會談氣氛非常積極,雙方迅速達成協議的速度也顯示彼此間的分歧或許並沒有想像中巨大。他對雙方所達成的協議有信心,認為將有助於美國緩解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問題。
中方代表何立峰也於日內瓦召開記者會表示,此次雙方透過對話取得實質進展,為未來化解歧見並擴大合作鋪路,象徵著透過平等溝通解決爭端的努力已邁出重要一步。
至於中方先前針對美方的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稀土出口與制裁對台軍售企業等,目前根據聲明內容將暫停或撤銷這些自4月2日以來實施的非關稅反制行動。不過,中國官媒央視旗下的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還在繼續」,並提到近期中國正開展打擊戰略性礦產走私的專項行動,而稀土正是其中之一。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