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日前舉辦健保論壇,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健保總額支付制度的未來發展方向。黨主席黃國昌指出,疫情後急診壅塞和醫護人員血汗工作環境等問題,凸顯健保制度需要進行重大調整。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在論壇中表示,健保總額制度已實施逾20年,「賞味期有點過期」。他解釋,雖然總額預算制有助於控制財務支出,但點值打折給付導致醫院和醫事人員必須自行承擔財務缺口,進而引發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療品質下降等問題。洪子仁呼籲政府應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醫療保健支出從GDP占比6%提高到8%以上,以提升民眾醫療照護品質。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強調,健保是台灣社會安全網的核心支柱,政府應認知到需要增加投資。他建議健保永續經營策略應考慮從服務量計酬轉換為論值計酬,以提升病人醫療品質。
黃國昌也提到,民眾黨團已提出三班護病比修法版本,並希望在「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中,編列至少300億元撥補健保,以解決健保財務困境。
此次論壇由民眾黨政策會舉辦,主題為「健保總額支付制度之省思與展望」,除上述專家外,還邀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邱慧洳擔任講者,共同為台灣健保制度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