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即將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80週年,美國前總統拜登於近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BBCRadio4)專訪,這也是他自今年初卸任後首次面對媒體長篇談話。訪談於7日播出,拜登在其中強烈批評川普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認為對莫斯科的妥協猶如重演歷史上的綏靖政策。他警告,姑息普亭不會使其收手,反而可能改變當今世界的權力平衡。
在德拉瓦州接受記者訪問時,拜登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亭始終認定烏克蘭應屬俄國領土的一部分。他語氣堅定地說:「任何相信普亭會因為和平協議取得領土讓步而停手的人都是愚蠢的。」
拜登進一步表示,川普施壓基輔當局讓出領土的作法,是「現代版綏靖政策」,這種態度讓人聯想到1930年代英國前首相張伯倫對納粹德國的姑息,結果間接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質疑:「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認為允許獨裁者、暴徒去決定占領不屬於他的大片土地,這樣就能讓他滿足。我真的不明白。」
拜登指出,若最終烏克蘭因談判失去部分國土,將可能對俄羅斯鄰近的北約成員國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國家可能因此考慮是否也要對普亭作出妥協。他擔憂,這樣的情況將削弱集體防衛的信念。
談到過去澤倫斯基與川普在白宮會面時的衝突,拜登直言:「我覺得那次會議的發展有失美國風範。」
他也對川普可能造成美歐裂痕表達憂慮,直指這恐怕「改變世界現代史」。拜登強調:「歐洲將會失去對美國的信心和對美國領導力的信任。」他指出,歐洲多位領導人如今都在重新思考與華府的關係,「現在該怎麼辦?......我能依賴美國嗎?美國會支持我們嗎?」
拜登對川普時期在外交上的種種異想天開也提出批評,包括曾提議收回巴拿馬運河、試圖收購格陵蘭,甚至揚言讓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對此,拜登表示不解:「到底怎麼回事?哪位總統會這樣說話?這不是我們的作風。」他進一步強調:「我們代表的是自由、民主和機會,而不是沒收占用。」
至於外界質疑他去年是否應該更早讓位,為接班安排留出更充裕時間,拜登坦言:「我不認為那會有任何影響。我們在出現理想候選人的時刻離開。」他也補充說,當時局勢發展迅速,讓人難以輕易放下權責,「這是正確但艱難的決定」。
隨著歐洲即將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80週年,美國前總統拜登於近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BBC Radio 4)專訪,這也是他自今年初卸任後首次面對媒體長篇談話。訪談於7日播出,拜登在其中強烈批評川普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認為對莫斯科的妥協猶如重演歷史上的綏靖政策。他警告,姑息普亭不會使其收手,反而可能改變當今世界的權力平衡。
在德拉瓦州接受記者訪問時,拜登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亭始終認定烏克蘭應屬俄國領土的一部分。他語氣堅定地說:「任何相信普亭會因為和平協議取得領土讓步而停手的人都是愚蠢的。」
拜登進一步表示,川普施壓基輔當局讓出領土的作法,是「現代版綏靖政策」,這種態度讓人聯想到1930年代英國前首相張伯倫對納粹德國的姑息,結果間接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質疑:「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認為允許獨裁者、暴徒去決定占領不屬於他的大片土地,這樣就能讓他滿足。我真的不明白。」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第二次世界大戰綏靖政策的歷史背景
拜登提到的「綏靖政策」是指1938年慕尼黑協定,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納粹德國希特勒達成協議,允許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張伯倫返回英國後宣稱為英國帶來了「和平」,但這一政策最終被證明是失敗的,因為希特勒並未因此停止擴張,反而在隔年入侵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歷史事件常被用來警示對侵略者的讓步可能帶來更大的危險。
俄羅斯-烏克蘭衝突的地緣政治意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被視為二戰後歐洲最嚴重的安全危機之一。這場衝突不僅關乎烏克蘭主權,也涉及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意義。烏克蘭位於俄羅斯與歐盟/北約之間的戰略位置,其領土完整性對歐洲安全架構具有重要意義。普亭長期視烏克蘭為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一部分,並反對烏克蘭向西方靠攏。
北約集體防禦原則與第五條款
拜登提到的「集體防衛」指的是北約第五條款,該條款規定對一個北約成員國的攻擊將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這是北約的基石,也是冷戰後歐洲安全架構的關鍵。拜登擔憂若對俄羅斯讓步,可能削弱這一集體防衛機制的可信度,導致北約成員國對美國承諾產生懷疑。
美歐跨大西洋關係的歷史與重要性
美國與歐洲的同盟關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秩序的核心。這種跨大西洋關係基於共同的民主價值觀和安全利益,已持續近80年。拜登在任期間致力於修復川普時期受損的美歐關係。這種同盟關係對於維持全球秩序、應對俄羅斯與中國等挑戰至關重要。
美國總統交接與連續性的重要性
美國在全球扮演領導角色,其總統交接過程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拜登提到的擔憂反映了美國外交政策連續性的重要性,尤其在面對全球危機時。歷史上,美國外交政策雖有黨派差異,但在核心承諾上通常保持一定連續性,而近年來這種連續性受到更多挑戰。
拜登指出,若最終烏克蘭因談判失去部分國土,將可能對俄羅斯鄰近的北約成員國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國家可能因此考慮是否也要對普亭作出妥協。他擔憂,這樣的情況將削弱集體防衛的信念。
談到過去澤倫斯基與川普在白宮會面時的衝突,拜登直言:「我覺得那次會議的發展有失美國風範。」
他也對川普可能造成美歐裂痕表達憂慮,直指這恐怕「改變世界現代史」。拜登強調:「歐洲將會失去對美國的信心和對美國領導力的信任。」他指出,歐洲多位領導人如今都在重新思考與華府的關係,「現在該怎麼辦?......我能依賴美國嗎?美國會支持我們嗎?」
拜登對川普時期在外交上的種種異想天開也提出批評,包括曾提議收回巴拿馬運河、試圖收購格陵蘭,甚至揚言讓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對此,拜登表示不解:「到底怎麼回事?哪位總統會這樣說話?這不是我們的作風。」他進一步強調:「我們代表的是自由、民主和機會,而不是沒收占用。」
至於外界質疑他去年是否應該更早讓位,為接班安排留出更充裕時間,拜登坦言:「我不認為那會有任何影響。我們在出現理想候選人的時刻離開。」他也補充說,當時局勢發展迅速,讓人難以輕易放下權責,「這是正確但艱難的決定」。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