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視近期播出了一部紀錄片,聚焦於中國首艘自製航母山東艦上不同崗位軍人的工作日常。在這部為慶祝解放軍海軍成立76周年製作的五集紀錄片「加速向深藍」中,特別介紹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工作崗位。
其中,垃圾焚燒班的工作引起了特別關注。作為一座容納數千人的移動城市,航母每天產生大量垃圾需要處理。垃圾焚燒班負責收集、分類和處理這些垃圾。一名受訪的士官主要負責焚燒紙質垃圾,他的工作時間從晚上8點持續到次日早上5、6點,需要將大量紙質垃圾投入焚燒爐中燒成灰,然後將灰燼裝袋儲存,等航母返港後帶到岸上妥善處理。
這位曾是大學生士兵的士官坦言,當初被分配到這個崗位時感到非常失落,因為他原本希望能成為甲板上指揮飛機起降的人員。雖然曾想過申請換崗,但最終他選擇堅持下來,現已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士官。
紀錄片還介紹了另一個默默無聞的崗位——機電部門。一名來自醫學院的00後大學生小徐,被分配到位於航母最深處的機電房工作。這裡遠離甲板,環境高溫高噪,是航母的「心臟」所在。儘管最初對這個與想像中差距甚大的工作環境感到不適應,但憑藉不服輸的精神,小徐很快通過了兩個值更崗位的考核,成為機電部門進步最快的新兵。
這些看似平凡甚至單調的工作,實際上對於航母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展現了軍人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