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於5日以口頭無異議方式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該法案授權國務院定期檢視美國與台灣交往的自我限制,並要求提出解除這些限制的具體計畫。此法案被視為2020年「台灣保證法」的強化版,需經眾議院、參議院通過相同文本,並由總統簽署後才能正式生效。
同日,眾議院還通過了「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強調聯合國大會決議並未處理台灣代表權問題。這兩項友台法案的通過,顯示美國國會持續加強對台灣的支持。
自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國務院制定了一系列規範美台官員互動的「紅線」。雖然前國務卿蓬佩奧曾在2021年1月宣布取消這些限制,但拜登政府上任後部分恢復了這些準則,只是放寬了某些交往規定。如今,曾提出多項挺台法案的盧比歐擔任國務卿,外界高度關注美方對台政策的未來走向。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馬斯特在表決前表示,美國必須深化與台灣在經濟、安全與外交上的合作,並以透明方式進行。他批評拜登政府時期的國務院因拘泥於過時規定和官僚障礙,限制了美台交流,使這段關鍵夥伴關係在當前最需要團結之時變得脆弱。
此外,該法案還鼓勵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在適當情況下,共同反對中國試圖破壞台灣的外交關係。馬斯特強調,新法案將確保美國對台政策能反映當前的戰略現實,而非「昔日的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