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房市正處於政策推力與金融壓力交錯作用的過渡期,面臨多重挑戰。自川普執政以來推出的關稅措施,雖旨在解決貿易逆差,卻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風險,導致全球股市波動劇烈。此外,新台幣強勢升值也引起關注,促使央行總裁楊金龍與總統賴清德公開呼籲民眾避免非理性拋匯行為。專業估價師指出,這些外部風險正提高房市的潛在風險曝險值。
從評估民眾購屋意願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數」可見,疫情期間房市熱度推升指數走高,但隨後進入通膨升息周期,指數雖有收斂但仍維持在信心線(100點)以上。然而,2025年4月最新數據顯示,未來半年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數已降至96.85點,較上月下降2.71點,創下歷史第5低,反映消費者普遍認為目前非購屋良機。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研究室協理陳孟筠表示:「當前房市正處於政策推力與金融壓力交錯作用的過渡期。整體市場信心與交易動能已出現下滑,短期交易表現將取決於資金條件是否寬鬆、信心面能否回穩而定。」市場觀察可依據三項關鍵指標:「利率與貸款核准率」、「新案開工與預售推案量體」反映建商信心,以及「政策風向與補貼時效性」,如新青安貸款的延長或調整政策,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市場信心與首購族的購屋決策。
陳孟筠強調:「目前國際經貿局勢動盪、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升溫,加劇全球市場不確定性,要房市回穩須仰賴『資金、信心與政策』三力共振,市場交易動能才有機會逐步回升。」
央行今(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2024年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為4.59%,2025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5.37%,實際表現優於美國、中國大陸、新加坡及南韓。央行呼籲市場評論人員避免以臆測方式評論國內匯市議題,以維持匯市秩序與穩定,同時也提醒廠商不要聽信市場過度誇大或不實分析,產生非理性預期而拋匯,以免損及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