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與玉山金控30日共同啟動「防詐實驗室」,旨在擴大防詐聯盟範圍至更多產業領域。玉山金控表示,此實驗室設立的兩大目標為:整合多元跨業資訊以識別更多潛在受害者,以及優化演算法以提高警示戶辨識的準確性。
當日在台北digiBlock C數位創新基地舉行的「公私協力推動防詐實驗室」記者會吸引了多方代表參與,包括數發部長黃彥男、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玉山金科技長張智星,以及中信銀、凱基金和金融總會等機構代表。
黃彥男部長指出,無論詐騙管道為何,最終都會涉及金流環節,因此數發部與金融業界保持密切合作。數發部於2023年補助「智慧金融AI防詐鷹眼系統開發計畫」,促成鷹眼識詐聯盟的成立,並推動聯盟成員運用AI模型偵測異常銀行帳戶。今年更進一步支持玉山金控及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設立「防詐實驗室」,透過資料共享、技術驗證與演算法優化,強化對可疑交易與帳戶的即時監測能力。
玉山銀行智能金融處資深副總工程師林鉦育解釋,防詐實驗室的建立是基於「金融無塵室」概念,確保在不涉及個人資料的情況下進行防詐工作。該計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與中信金、中華郵政進行實驗性合作;第二階段設置防詐實驗室;第三階段則擴展至跨業防詐。
根據玉山銀行內部分析,四月新增的警示戶大多與過去的高風險用戶有關聯性,顯示這些可能不是單一事件。林鉦育表示,每個警示帳戶都有可追溯的關聯性,這些看似小型的網絡背後可能牽涉大筆金流。
對於未來是否有機會讓更多金融業者加入金融科技產業聯盟,黃彥男表示,目前並無法源強制業者加入,但理想上希望建立可信任的銀行鏈,例如為加入聯盟的銀行設立認證標章,不過實際作法仍交由業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