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環保團體今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對台灣計劃擴大向美國採購液化天然氣(LNG)表達憂慮。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指出,依據規劃,到2032年台灣將擁有7座天然氣接收站和49個儲氣槽,屆時台灣的人均儲氣量將是日本的2.2倍、韓國的1.7倍,儲氣槽密度遠超這兩國,可能為國防和能源安全帶來隱憂。
王醒之特別強調,在基隆港嘴、威海營區軍港旁興建的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協和四接)不僅是環境議題,更關乎國家安全與城市安危。他呼籲行政院應提出三項具體評估:爆炸壓力模擬分析、軍事行動影響評估以及救災防災撤離計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中國軍演曾以永安接收站為攻擊目標,而協和四接緊鄰軍事基地及重要商港,同樣可能成為軍事攻擊標的,政府不應輕忽相關國安風險。
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李昭興則建議,若要擴大對美採購,不如購買地熱相關技術和設備,而非需長期仰賴進口、具國安風險、高碳排且可能破壞海洋生態的天然氣。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曾表示,為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台灣計劃將自美國採購天然氣的比例從目前約10%提高至20%至30%,並審慎評估參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開採計畫,但投資占比不會超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