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室內樂團「旗津白玫瑰.25紀事」聲景紀實音樂劇場首度在台北登場,透過當代音樂與聲景素材,重現1973年旗津渡輪翻覆事件中25名年輕女工罹難的歷史記憶,展現台灣早期女性勞工的悲情與堅毅。
這部作品源自新古典室內樂團對旗津地區的深入田野調查,以及對這段歷史記憶的探索。該劇2023年在高雄衛武營首演後,今年受邀為「台南藝術節」壓軸節目,並將於4月12日至13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4月19日至20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演出。
當年因習俗關係,25名未婚罹難者被合葬於旗津,稱為「二十五淑女公墓」。2008年高雄市政府將現址重新整修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將這些年輕女性定位為「60年代為台灣經濟建設奮鬥的工殤少女英雄」,藉此提升社會對兩性平權與勞動安全的重視。
藝術總監陳欣宜表示,「旗津白玫瑰.25紀事」不僅是一個悲劇故事,更是關於勇氣、希望、愛與失落的普世敘事。她希望透過藝術與音樂的交融,將這段悲劇歷史轉化為對人類共同價值的反思,以及對生命與尊嚴的讚頌。
這部作品由陳欣宜構作,與馬來西亞音樂家黃楚原及資深劇場人姜富琴跨國共創,舞台由建築師趙建銘設計,以懸掛摺板的裝置呈現不斷翻轉的水平線,分隔兩個世界並串聯動人記憶,獲得2025美國MUSE DESIGN AWARDS最高榮譽鉑金肯定。
全劇分為「軌跡」、「選擇」、「回家」三幕,透過「25」這個深植高雄市民心中的符碼,追尋當年女工們離家工作的軌跡,展現生命中不同選擇的岔路,最終回歸各種形態的「家」,讓她們的故事超越船難悲劇,不再是令人畏懼的靈異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