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東地區氣候忽冷忽熱,導致當地水稻田出現「葉稻熱病」零星病例。根據台東縣農會理事長楊招信及青農魏瑞廷的觀察,台東縱谷和市區的水稻田已開始受到影響。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證實已監測到此情況,並積極呼籲農民加強防範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台東農改場解釋,春季氣溫回暖加上鋒面頻繁南下,造成陰晴不定的天氣和較大的日夜溫差,使田間濕度上升,形成稻熱病的理想滋生環境。中央氣象署預報東部地區近期將有局部短暫降雨,更可能加劇病害蔓延風險。
專家指出,「稻熱病」的發生與氣溫波動、雨水及肥料施用密切相關。氣候不穩定時水稻抵抗力下降,加上雨水或晨露在葉面停留時間過長,會促使病原菌迅速侵入植株。過量施用氮肥也會導致植株徒長,使葉片變得柔弱,降低對病害的抵抗能力,加速病情發展。
稻熱病的典型症狀是葉片上初期出現灰綠色斑點,隨後擴大成兩端較尖的紡錘形病斑,中間呈灰白色,邊緣為赤褐色,外圍伴有黃暈。農民若發現類似症狀或有防治相關問題,可聯繫台東農改場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89-325015尋求專業協助。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