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1956年的「金得春捲」是台南府城知名小吃,不僅帶動了台南吃春捲的風潮,更以獨特的製作方式和口味選擇贏得消費者喜愛。儘管從30年前的25元漲至今年2月的60元,仍無法減少顧客對它的熱愛。
金得春捲由李金得先生創立,最初在台南西門圓環的攤販集中區賣飲料,據說是某年清明節兼賣春捲而聲名大噪。約1972年,攤位遷至現址,至今已傳承至第三代。創始人李金得當年自豪地表示,他的春捲使用10種配料,這也是生意逐漸興隆的關鍵。
金得春捲的特色在於豐富的餡料。早期包括高麗菜、蒜苗、蒜頭、芹菜、炒豆干、肉絲、花生、蛋、蝦仁和香菜,除蒜苗與香菜外,所有配料都用豬油分別炒過。隨著代代相傳,配料也有所調整,第二代經營者加入了皇帝豆,即使原物料缺貨,也會想辦法保留這項特色食材。
與一般春捲不同,金得春捲在交給顧客前會先煎過一次,並提供「甜度表」讓顧客選擇花生糖粉的甜度,從「無糖」到「超甜」共有8種選擇,這也成為吸引外地消費者的特色之一。
金得春捲的另一個特點是幾乎每年清明節都休息不營業,因此清明節前夕即使平日也會大排長龍。昨天下午不到3點就已售罄,顯示其持久不衰的人氣。目前店內主要由家人協助經營,才能在原物料上漲的情況下,維持相對有競爭力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