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高雄報導
因房價高漲,近年來全國新建案都有「越蓋越小」的趨勢,小宅化已經成為當前建案的主流!觀察內政部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三季全國平均買賣面積為31.81坪,對比10年前同期約減少7.33坪,其中高雄市(高雄好房搜尋)居住面積萎縮29.51%最多,面積縮小了13.81坪,僅剩下32.98坪。專家建議,消費者若想擁有好的居住品質,挑選物件時就要特別注意坪效,包括室內面積、樓高、動線等,住起來才不會窒礙難行。
除了房價與家庭結構變化,小宅化風潮來自於幾次重大公安事故後,消防法規修改要求集合式住宅都要配備2支消防梯,公設比增加就壓縮了室內空間;近年更因為土地、人力、營建成本越來越高,導致房價節節攀升,但薪水卻未能跟著上漲,民眾購屋負擔大,因此控制總價的小宅產品成為主流。
全國新建案「越蓋越小」,其中高雄市這10年居住面積萎縮29.51%最多,僅剩32.98坪。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而高雄這10年來居住面積萎縮29.51%,縮水幅度是全國最多,面積縮小13.81坪。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表示,為了符合消費者負擔得起的總價帶,房子只好越蓋越小,形成小宅化現象,而在坪數規劃越來越小的狀況下,消費者如果想買到空間相對不狹隘的房子,首要考量就是「坪效」,最理想的狀況尋找室內坪數較大的產品,1層4戶或以下,坪數通常較大,規劃及使用都較方便;樓高至少3米可以減少空間壓迫感,也能讓室內感覺較大;動線設計直接不迂迴,寬度至少70公分以上。
蔡紹豪指出,過去建商地板都是採用一般的拋光石英磚,底下還有一層水泥砂漿,不過現在有建商開始以吸音地板取代,除了同樣具有隔音效果之外,樓地板厚度也縮小,讓樓高可以加大,或是可以在客廳及餐廳間做取捨,或是弱化其中1個空間的功能,也能讓使用空間變大。
蔡紹豪觀察說,有不少建案針對使用坪效做出規劃,如寶象建設新案「藏三豐」就是坪效表現極佳的個案,採一層4戶格局,並規劃2房21~27坪、3房35~40坪產品,再加上拿掉高雄厝景觀陽台,省下來的空間移轉到室內,讓2房也能擁有約3米深大客廳、次臥保留雙人床位,居住起來不壓迫。另外,永信建設的「謙樂」坪效表現也不俗,規劃2+1~4房,坪數在29~69坪,單層2~4戶,居住空間更加寬敞。城揚建設建案「陽明第一廳」也沒有高雄厝陽台,主打2~4房、26.4~52.32坪格局,部分戶型也沒有走道空間,使用坪效佳。
若因預算考量無法購買坪數較大的產品,房產專家、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建議,可以在裝修上進行改造,例如以往天花板常會做得與樑齊高並規劃嵌燈,不過現在也很流行「侘寂風」,以圓弧方式將樑包住,光源則採用吸頂燈,讓樓高最大化,也能改善空間擁擠的感覺。
延伸閱讀→房市景氣逆轉致「硬著陸」慘況?專家:看央行調控程度少子化沒人搶學區宅?家長搖頭了…網曝解招:開外掛優先實名制止不住黃牛!JISOO見面會票價「翻三倍」賣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伸張新聞自由川普上任後北韓立刻動作!數枚彈道飛彈落西海美韓嚴密監控孟耿如表態黃子佼不復出!廣告小妹感嘆「不是趕盡殺絕」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高雄報導
因房價高漲,近年來全國新建案都有「越蓋越小」的趨勢,小宅化已經成為當前建案的主流!觀察內政部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第三季全國平均買賣面積為31.81坪,對比10年前同期約減少7.33坪,其中高雄市(高雄好房搜尋)居住面積萎縮29.51%最多,面積縮小了13.81坪,僅剩下32.98坪。專家建議,消費者若想擁有好的居住品質,挑選物件時就要特別注意坪效,包括室內面積、樓高、動線等,住起來才不會窒礙難行。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這篇文章談論了台灣建築市場近年來的「小宅化」趨勢,特別是高雄市的居住面積縮減情況。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延伸知識:
1. 台灣住宅面積變化趨勢:根據內政部統計,過去十年台灣住宅平均面積呈現縮小趨勢。這反映了都市化進程中的居住空間壓縮現象,不僅限於高雄,而是全國性的發展趨勢。
2. 公設比的概念與影響:公設比是指建物共有部分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消防法規修改後,雙梯要求增加了公共空間面積,導致可售坪數中的實際居住空間減少。一般而言,合理的公設比約為25-35%,但近年部分建案公設比甚至達40%以上。
3. 坪效的重要性:坪效指的是居住空間的有效利用程度。好的坪效設計能在有限空間內提供舒適的居住體驗,包括動線規劃、採光通風、收納空間等。在小宅設計中,坪效變得尤為重要。
4. 高雄厝政策:文中提到部分建案拿掉高雄厝景觀陽台。「高雄厝」是高雄市政府推動的綠建築計畫,包含景觀陽台等設計元素。這些空間雖然增加綠化面積,但也可能減少實際可用的室內空間。
5. 住宅裝修趨勢變化:侘寂風等極簡風格的興起,部分是因應小空間需求。這類設計強調簡約、留白和實用性,減少不必要的裝飾,讓空間感覺更開闊。
6. 住宅樓高標準:一般住宅樓板高度標準約為2.6-2.8米,專家建議至少3米以減少壓迫感。樓高對空間感受影響顯著,是小宅設計的重要考量因素。
7. 房市供需結構變化:小宅化趨勢也反映了市場供需結構的改變,包括單身人口增加、小家庭比例上升,以及首購族負擔能力有限等因素。
8. 吸音地板技術:文中提到的吸音地板是近年來的建材創新,不僅具隔音效果,還能減少樓地板厚度,為室內空間創造更多可用高度。
除了房價與家庭結構變化,小宅化風潮來自於幾次重大公安事故後,消防法規修改要求集合式住宅都要配備2支消防梯,公設比增加就壓縮了室內空間;近年更因為土地、人力、營建成本越來越高,導致房價節節攀升,但薪水卻未能跟著上漲,民眾購屋負擔大,因此控制總價的小宅產品成為主流。
全國新建案「越蓋越小」,其中高雄市這10年居住面積萎縮29.51%最多,僅剩32.98坪。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而高雄這10年來居住面積萎縮29.51%,縮水幅度是全國最多,面積縮小13.81坪。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表示,為了符合消費者負擔得起的總價帶,房子只好越蓋越小,形成小宅化現象,而在坪數規劃越來越小的狀況下,消費者如果想買到空間相對不狹隘的房子,首要考量就是「坪效」,最理想的狀況尋找室內坪數較大的產品,1層4戶或以下,坪數通常較大,規劃及使用都較方便;樓高至少3米可以減少空間壓迫感,也能讓室內感覺較大;動線設計直接不迂迴,寬度至少70公分以上。
蔡紹豪指出,過去建商地板都是採用一般的拋光石英磚,底下還有一層水泥砂漿,不過現在有建商開始以吸音地板取代,除了同樣具有隔音效果之外,樓地板厚度也縮小,讓樓高可以加大,或是可以在客廳及餐廳間做取捨,或是弱化其中1個空間的功能,也能讓使用空間變大。
蔡紹豪觀察說,有不少建案針對使用坪效做出規劃,如寶象建設新案「藏三豐」就是坪效表現極佳的個案,採一層4戶格局,並規劃2房21~27坪、3房35~40坪產品,再加上拿掉高雄厝景觀陽台,省下來的空間移轉到室內,讓2房也能擁有約3米深大客廳、次臥保留雙人床位,居住起來不壓迫。另外,永信建設的「謙樂」坪效表現也不俗,規劃2+1~4房,坪數在29~69坪,單層2~4戶,居住空間更加寬敞。城揚建設建案「陽明第一廳」也沒有高雄厝陽台,主打2~4房、26.4~52.32坪格局,部分戶型也沒有走道空間,使用坪效佳。
若因預算考量無法購買坪數較大的產品,房產專家、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建議,可以在裝修上進行改造,例如以往天花板常會做得與樑齊高並規劃嵌燈,不過現在也很流行「侘寂風」,以圓弧方式將樑包住,光源則採用吸頂燈,讓樓高最大化,也能改善空間擁擠的感覺。
延伸閱讀→
房市景氣逆轉致「硬著陸」慘況?專家:看央行調控程度
少子化沒人搶學區宅?家長搖頭了…網曝解招:開外掛優先
實名制止不住黃牛!JISOO見面會票價「翻三倍」賣
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 伸張新聞自由
川普上任後北韓立刻動作!數枚彈道飛彈落西海 美韓嚴密監控
孟耿如表態黃子佼不復出!廣告小妹感嘆「不是趕盡殺絕」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