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羅那2025年3月6日--在MWC25巴塞羅那期間舉辦的綠色全光網絡論壇上,華為光產品線副總裁金志國(KimJin)發佈了四大創新全光解決方案,旨在助力全球運營商構建以AI為中心的F5.5G全光網絡,實現智能時代的共贏。KimJin,VicePresidentofHuaweiOpticalProductLine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持續加速,推動萬兆家庭寬帶和1ms全光城域商用進程加速。華為光網四大創新方案能夠為全球運營商提供端到端的建網利器。全光接入網絡:隨著AI的蓬勃發展,局端需要升級到50GPON以提供泛在的萬兆接入能力。華為繼去年發佈了業界首款智能OLT解決方案MA5800TX17,此次,為匹配不同的節點容量需求,又新推出X15、X8和X2系列,擁有業界最高的T級轉發能力並支持高密度50GPON,支持運營商一次平台投入,十年無需更換。端口密度增至16個,支持1:1存量替換。全新FAN智能引擎架構可與網絡雲化引擎(NCE)協同工作,支持應用級專線服務、跨用戶Wi-Fi優化、算力按需調度等,幫助運營商讓「網絡即服務NetworkasAService」成為可能。城域網場景:去年,華為發佈了面向AI的全光城域架構,構建城域網1ms入算、1ms聯算兩個能力。此次又推出業界最高速的單波長2T板卡解決方案。借助全新的TFLN(薄膜鈮酸鋰)調製器,單波長容量從1.6Tbit/s提升至2Tbit/s,降低每比特成本20%。採用海流節能算法,能夠基於實時流量自動關閉空閒電路,節能最高可達50%。此外,支持時延預檢測和規劃,能夠主動檢測光纖時延,提供時延地圖視圖和AI業務規劃導航。骨幹光網:去年發佈的OSN9800K系列是業界首個面向DC的OTN方案。此次新推出尺寸更小的OSN9800K12,適用於更多場景,並提供更小型化的機框。通過增強型FEC(前向糾錯)算法,K12的性能提升30%,可使800G傳輸距離延長1000公里。同時,進一步升級HybridASON能力,光層重路由時間從10秒縮短至50毫秒,實現99.9999%網絡可用率。在此基礎上,K12還引入全新的無損倒換技術,採用雙發雙收和快速去重算法,確保AI計算效率。智能管控方面:華為iMasterNCE引入AI,實現智能管控。面向全光接入,HBBAgent能提前主動識別質差,實現分鐘級故障定位並自動優化,降低60%的用戶投訴。面向全光傳送,數字地圖能提前主動識別網絡和業務風險,並在15分鐘內完成故障定位。金志國表示:「AI正在迅速改變世界,為光網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華為將持續創新,助力運營商構建高質量、高效的以AI為中心的F5.5G全光網絡,把握全新機遇。」
西班牙巴塞羅那2025年3月6日 -- 在MWC 25巴塞羅那期間舉辦的綠色全光網絡論壇上,華為光產品線副總裁金志國(Kim Jin)發佈了四大創新全光解決方案,旨在助力全球運營商構建以AI為中心的F5.5G全光網絡,實現智能時代的共贏。

Kim Jin, Vice President of Huawei Optical Product Line
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持續加速,推動萬兆家庭寬帶和1ms全光城域商用進程加速。華為光網四大創新方案能夠為全球運營商提供端到端的建網利器。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F5.5G是固定網路發展的重要階段,代表第五代固定網路的5.5演進版本,由華為在2022年提出。F5.5G相較於前一代F5G (第五代固定網路),具有更高的頻寬、更低的延遲和更強的智能化能力,特別針對AI應用場景進行了優化。
全光網絡(All-Optical Network)是一種端到端的光纖通信技術,從骨幹網到城域網再到接入網全部採用光纖傳輸,消除了電-光-電轉換的瓶頸,具有高頻寬、低延遲和低能耗的優勢。在AI時代,全光網絡成為支撐大規模AI運算和數據傳輸的關鍵基礎設施。
50GPON是被動光網絡(PON)技術的最新一代標準,提供50Gbps的下行頻寬,相比現有的10GPON有顯著提升,能夠滿足未來家庭和企業對萬兆寬帶的需求。這項技術對於支持高清視頻串流、雲遊戲和AI應用至關重要。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線路終端)是PON網絡中的核心設備,位於運營商端,負責管理終端用戶的通信。MA5800系列是華為的智能OLT產品線,TX17/X15/X8/X2代表不同規格的OLT設備,適用於不同規模的部署場景。
TFLN(薄膜鈮酸鋰)調製器是一種先進的光電子元件,用於高速光通信中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相比傳統調製器,TFLN具有更高的頻寬、更低的驅動電壓和更小的體積,是實現單波長2T傳輸的關鍵技術。
FEC(前向糾錯)是一種錯誤控制編碼技術,通過添加冗餘數據使接收端能夠檢測並修正傳輸過程中的錯誤,無需請求重傳。增強型FEC算法能顯著提高光纖傳輸的可靠性和距離。
ASON(自動交換光網絡)是一種具有自動配置和自我修復能力的光網絡架構。Hybrid ASON結合了集中式和分布式控制的優勢,在網絡故障時能快速重新路由,大幅提高網絡可靠性。
iMaster NCE(網絡雲化引擎)是華為開發的網絡管理和控制系統,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網絡的自動化運維。它能夠預測網絡問題、自動優化性能,並提供端到端的業務保障。
全光接入網絡:隨著AI的蓬勃發展,局端需要升級到50G PON以提供泛在的萬兆接入能力。華為繼去年發佈了業界首款智能OLT解決方案MA5800T X17,此次,為匹配不同的節點容量需求,又新推出X15、X8和X2系列,擁有業界最高的T級轉發能力並支持高密度50G PON,支持運營商一次平台投入,十年無需更換。端口密度增至16個,支持1:1存量替換。全新FAN智能引擎架構可與網絡雲化引擎(NCE)協同工作,支持應用級專線服務、跨用戶Wi-Fi優化、算力按需調度等,幫助運營商讓「網絡即服務Network as A Service」成為可能。
城域網場景:去年,華為發佈了面向AI的全光城域架構,構建城域網1ms入算、1ms聯算兩個能力。此次又推出業界最高速的單波長2T板卡解決方案。借助全新的TFLN(薄膜鈮酸鋰)調製器,單波長容量從1.6 Tbit/s提升至2 Tbit/s,降低每比特成本20%。採用海流節能算法,能夠基於實時流量自動關閉空閒電路,節能最高可達50%。此外,支持時延預檢測和規劃,能夠主動檢測光纖時延,提供時延地圖視圖和AI業務規劃導航。
骨幹光網:去年發佈的OSN 9800 K系列是業界首個面向DC的OTN方案。此次新推出尺寸更小的OSN 9800 K12,適用於更多場景,並提供更小型化的機框。通過增強型FEC(前向糾錯)算法,K12的性能提升30%,可使800G傳輸距離延長1000公里。同時,進一步升級Hybrid ASON能力,光層重路由時間從10秒縮短至50毫秒,實現99.9999%網絡可用率。在此基礎上,K12還引入全新的無損倒換技術,採用雙發雙收和快速去重算法,確保AI計算效率。
智能管控方面:華為iMaster NCE引入AI,實現智能管控。面向全光接入,HBB Agent能提前主動識別質差,實現分鐘級故障定位並自動優化,降低60%的用戶投訴。面向全光傳送,數字地圖能提前主動識別網絡和業務風險,並在15分鐘內完成故障定位。
金志國表示:「AI正在迅速改變世界,為光網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華為將持續創新,助力運營商構建高質量、高效的以AI為中心的F5.5G全光網絡,把握全新機遇。」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