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風流人物來開趴》慈悲濟世的神醫--張仲景與華佗 

圖/插畫家江采蘋 提供 圖/插畫家江采蘋 提供

收聽連結: https://is.gd/H6KKfF 

醫院、診所裡會看到「仁心仁術」、「華佗再世的匾額,我們都知道有位神醫華佗。而歷史上尊稱為「醫聖的醫學大師是東漢張機字仲景 

 東漢晚期政治混亂烽火連天、百姓流離失所傳染病也大流行,桓帝時發生三次,靈帝時五次,最後一位漢獻帝時瘟疫更造成十室九空的慘況 

 張仲景出生在大家族,不到十年間,三分之二的族人死於瘟疫或死於傷寒。張仲景決心研究傷寒病症要救民於水火一腔熱血悲天憫人,張仲景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他學習認真,跟著師父出診抄方、上山採藥張仲景都甘之如飴。師父把畢生行醫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 

 張仲景研習古代醫書了解前人的心得見解也廣泛蒐集各類藥方和療法包括民間的祖傳祕方,當時學醫的風氣是傳承家學,只限父子而不外傳,張仲景四處探訪收集,再逐一比對研究,特別辛苦 張仲景依照「薦舉制度,擔任過長沙太守但身為地方官,反而阻礙他的行醫理想,因為官員身分,不能隨便進入百姓家,張仲景想出妙招,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府衙敞開大門,他端坐大堂問診而不問政事,有病痛的百姓可以自由進出,門庭若市,許多人遠道而來,還帶著行李「坐堂醫生的名號遠近馳名 

 為了專心整理資料,張仲景辭官隱居嶺南編輯《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包含個人臨床診治的經驗,後來受到戰亂摧殘,此書成了斷簡殘篇直到晉朝名醫王叔和重編到了宋朝,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個部份傳世。張仲景系統性的說明理論,透過望進而分析辯證病因、病情及治療方式,對醫學的病因探討和藥劑處方極具貢獻因此也被尊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為人謙虛謹慎,工作實事求是,他的文筆樸實流暢,傷寒雜病論大行於世,也受到國外醫學界推崇,被醫家譽為「萬世寶典,張仲景也被稱為「醫聖」。 

 

▲中醫示意圖(圖/Pixabay 提供)

和張仲景齊名的華佗,也是東漢末期的人物,他飽讀經書心思細膩,因為看不慣官場的腐敗,多次婉拒官位,華佗潛心研究醫術,善於用藥和養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所用藥材並非珍貴稀有之物,但是他配藥劑量精準,藥到病除,最神奇的就是以針灸搭配麻醉技術,在中國醫學史上首創外科手術。華佗的麻醉劑是「麻沸散,可惜配方失傳了 

兩千年前的東漢,華佗就有先進的衛生觀念,將手術所用的器材用酒浸泡,或是高溫炙燒以消毒殺菌,病人飲下麻沸散之後進行手術,切除病灶縫合傷口,病患喜獲重生。 

華佗提出「勞動養生之說,身體藉由排汗促進新陳代謝,就可以暢通血脈提振食慾增強體力,創作「五禽操」,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舉手抬腿鍛鍊華佗年過花甲仍似壯年,徒弟吳普練習五禽戲年過九十依然耳聰目明,牙齒完整。  

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的事蹟正史並無記錄。不過他確實用針灸,替曹操緩解偏頭痛曹操想把華佗強留在自己身邊可以隨時召來看診。但是華佗並不想被曹操限制行動告假返鄉,以各種理由逾期不歸搞得曹操非常不愉快,把華佗處死! 

華佗臨死前,將畢生的研究心得《青囊書》贈送給獄卒獄卒擔心被牽連拒收,華佗長嘆一聲把醫書燒了後來曹操最疼愛的兒子,天才兒童曹沖病重,群醫束手無策,曹操此時才後悔真不該處死華佗。 

有人說:唉,華佗再世也醫不好了。」就表示已經病入膏肓,無能為力了神醫的醫術登峰造極,醫者的醫德慈悲濟世的情懷,才真的是後世楷模。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